简答题:材料:贾德1908年所做的“水下打靶”实验,是学习迁移研究的经典实验之一,他将被试分成两组,要他们练习用标枪投中水下的靶

题目内容:
材料:
贾德1908年所做的“水下打靶”实验,是学习迁移研究的经典实验之一,他将被试分成两组,要他们练习用标枪投中水下的靶子。在实验前,贾德对一组讲授了光学折射原理,另一组不讲授,他们只能从尝试中获取一些经验,在开始投掷练习时,靶子置于水下1.2英寸处。结果,讲授过和未讲授过折射原理的被试,其成绩相同。这是由于在开始测验中,所有被试都必须学会运用标枪,理论的说明不能代替练习。当把水下l.2英寸处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处时两组的差异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未讲授折射原理一组的被试不能运用水下1.2英寸处的投掷经验以改进靶子位于水下4英寸处的投掷练习,错误持续发生;而学过折射原理的被试,则能迅速适应水下4英寸处的学习情境,学得快,投得准。
问题:
(1)贾德在该实验基础上,提出何种学习迁移理论?(4分)
(2)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4分)
(3)依据该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什么?(5分)
(4)该理论对教学的主要启示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通常会不由自主地将眼光停留在那些优秀的学生身上。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通常会不由自主地将眼光停留在那些优秀的学生身上。这种现象反映的是(.)。A.从众效应 B.木桶效应 C.期待效应 D.投射效

查看答案

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猪肉、牛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杧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单词,并要求

英语老师先教学生蔬菜、水果、肉的英文单词,再教羊肉、猪肉、牛肉、胡萝卜、辣椒、西红柿、杧果、木瓜、香蕉等英文单词,并要求学生把后者放入到前者的类别中。这种知识学

查看答案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式运算阶段。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式运算阶段。

查看答案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A.明朝末期 B.清朝初期 C.清朝末期 D.民国初期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