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2.导入同学们,大家学习少年拳的热情都很高涨,练习也十分认真,不少同学这套拳打的都很帅气了,这样的表现非常棒,希望大家继续保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少年拳的第七式——跳步推掌。组织教学:四列横队。要求:队列整齐,快、静、齐。(二)准备部分1.游戏—逮小熊游戏方法:在空场上,画一个25米长、15米宽的场地。再在场内某一角画一个圆圈作为熊的家。选两个学生当老熊,其余的都当小熊,

  • 题目分类:教师资格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导入
同学们,大家学习少年拳的热情都很高涨,练习也十分认真,不少同学这套拳打的都很帅气了,这样的表现非常棒,希望大家继续保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少年拳的第七式——跳步推掌。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
1.游戏—逮小熊
游戏方法:在空场上,画一个25米长、15米宽的场地。再在场内某一角画一个圆圈作为熊的家。选两个学生当老熊,其余的都当小熊,在场地内走跑跳跃。游戏开始,两个老熊手拉手的尽力追赶小熊,等追上小熊时,就将小熊用四只手围住再把所捉到的小熊带到家里,每捉到一对小熊时,这对小熊可以手拉手地帮助老熊捕捉其余的小熊,也可以和老熊连成一个大网更方便捕捉,直到逮完为止,当小熊的学生不得逃出场子。
游戏规则:在逮小熊的过程中,学生不得出场地躲避,出界后将会被罚出场。
2.配乐徒手操
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等关节活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散开。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教学:学生成四路纵队,教师领做,依次完成正踢腿、侧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单拍脚等动作练习。
(三)基本部分
1.示范:首先由老师做少年拳全套动作示范,之后示范本次课的授课内容,少年拳第七式跳步推掌动作。(正面和背面示范相结合)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站立,前两排同学蹲下。
2.讲解动作要领:
动作方法:(1)左脚稍提起,在向左转体的同时向前落步,两臂屈肘抱拳,右腿随即屈膝提起,左脚向前跳一步,眼看前方。(2)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前推出成立,掌心向前,眼看前方。
动作要领:跳步连接弓步时左腿迅速屈膝送髋,前摆右腿要快而远;推掌时蹬腿、拧腰、弓右膝、顺肩、推掌,依次用力,并力达掌心。
3.练习:
(1)分解动作,连续跳步练习,要求做到快、远、低(重心起伏小)。
组织教学:学生成四列横队,体操对形站立,模仿老师的动作,老师边做边强调动作要领。
(2)分解动作,跳步与成弓步、推掌的连接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成四列横队,教师背身领做,边做边讲解动作要领。
(3)分解动作,两脚前后站立,左脚在后,重心在左脚,右脚脚跟着地。做成弓步推掌练习(掌握合理的用力顺序)。
组织教学:学生成四列横队,教师背身领做,边做边强调动作要领。
(4)完整动作练习,按统一口令练习。
组织教学:学生成四列横队,教师背身领做,学生跟做。
(5)分组练习,小组学生之间互相观察、模仿,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易犯错误:动作脱节、不紧凑,纠正方法:提示学生要注意关键动作,反复练习体会。
组织教学:全班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4组,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6)小组展示。
组织教学:每一小组成一列横队,展示跳步推掌动作。
4.检验-集体展示
组织教学:学生成四列横队体操队形站立,集体完成少年拳前七式的演练。
5.辅教材教学:游戏—“速递先锋”
游戏方法:设置起点到终点20米的距离,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一条跑道,另一端放置与组人数相等的沙包做货物,从起点跑至20米处,每人一次只能搬运一件货物,然后返回,首先完成的组为胜。
游戏规则:货物中途掉落要捡起后退三步,一名同学搬运货物抵达起点与后边的同学击掌之后,后边同学才能出发。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某同学对课后习题的解答过程:如图所示,正电荷q1固定于半径为R的半圆光滑轨道的圆心处,将另一带正电、电荷量为q2,质量为m的小球,从轨道的A处无初速度释放,求:(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解:(1)设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2)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支持力与电场力,则有:问题:(1)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2)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同学对课后习题的解答过程: 如图所示,正电荷q1固定于半径为R的半圆光滑轨道的圆心处,将另一带正电、电荷量为q2,质量为m的小球,从轨道的A处无初速度释放,求: (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解:(1)设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 (2)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支持力与电场力,则有: 问题: (1)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2)指出学生

查看答案

小学音乐《童年的回忆》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钢琴独奏曲《给爱德琳的诗》,提问学生: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首乐曲的演奏者是谁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并介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这首乐曲的演奏者是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他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六岁时指法就已非常纯熟、流畅,八岁在钢琴比赛中获奖,十二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就读,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十六岁开始演奏和作曲,他的音乐总是充满了浪漫色彩,充满激情与梦想。顺势引出本课题,也就是本节课欣赏的理查德所演奏的另一首

小学音乐《童年的回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钢琴独奏曲《给爱德琳的诗》,提问学生: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首乐曲的演奏者是谁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介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这首乐曲的演奏者是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他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六岁时指法就已非常纯熟、流畅,八岁在钢琴比赛中获奖,十二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就读,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十六岁开始演奏和作曲,他的音乐总是充满了浪漫色彩,充满激情与梦想。 顺势引出本课题,也就是本节课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静电场’’的内容标准为: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节的内容如下: 图1.9—1计算粒子到达另一个极板时的速度 图l.9-3带电粒子的偏转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库仑定律、电势差等知识。任务:(1)简述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规律。(4分)(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静电场’’的内容标准为: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 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节的内容如下: 图1.9—1计算粒子到达另一个极板时的速度 图l.9-3带电粒子的偏转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库仑定律、电势差等知识。 任务: (1)简述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规律。(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的教学设计

查看答案

案例: 下面是关于超重和失重的教学片段。 教师:大家乘电梯时有什么感觉 学生:感觉身体很不舒服。 教师:这种不舒服就是因为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造成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失重和超重。 学生:恩。 教师:在弹簧秤下端挂一钩码,仔细观察钩码静止时、缓缓上升、缓缓下降时、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时弹簧秤示数的变化。 学生:静止时,缓慢上升、缓慢下降时,弹簧秤示数都基本上不变。 教师:突然上升或突然下降时会发生变化吗 学生:会。突然上升时会变大,突然下降时会变小。 教师:对。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我们所学的牛顿定律来定量

案例: 下面是关于超重和失重的教学片段。 教师:大家乘电梯时有什么感觉 学生:感觉身体很不舒服。 教师:这种不舒服就是因为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造成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失重和超重。 学生:恩。 教师:在弹簧秤下端挂一钩码,仔细观察钩码静止时、缓缓上升、缓缓下降时、突然上升和突然下降时弹簧秤示数的变化。 学生:静止时,缓慢上升、缓慢下降时,弹簧秤示数都基本上不变。 教师:突然上升或突然下降时会发生变化吗 学生:会。突然上升时会变大,突然下降时会变小。 教师:对。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我

查看答案

某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如下: 有一台“220 V 100 W”的洗衣机,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电动机卡死,电动机由于温度升高而被烧坏。已知这台电动机内的线圈阻值为2Ω,则这台洗衣机正常工作2 min消耗多少电能 电动机被卡死.2 min产生多少热量 答:这台洗衣机正常工作2 min消耗50 J的能量;电动机被卡死,2 min产生热量50 J。问题:(1)指出该学生答题的错误,并分析答错的可能原因。(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分析和正确解答该问题。(10分)

某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如下: 有一台“220 V 100 W”的洗衣机,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电动机卡死,电动机由于温度升高而被烧坏。已知这台电动机内的线圈阻值为2Ω,则这台洗衣机正常工作2 min消耗多少电能 电动机被卡死.2 min产生多少热量 答:这台洗衣机正常工作2 min消耗50 J的能量;电动机被卡死,2 min产生热量50 J。问题:(1)指出该学生答题的错误,并分析答错的可能原因。(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分析和正确解答该问题。(10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