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甲、乙合谋杀害丙,计划由甲对丙实施砍杀,乙持枪埋伏于远方暗处,若丙逃跑则伺机射杀。案发时,丙不知道乙的存在。为防止甲的不

  • 题目分类:66题库
  • 题目类型:多选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甲、乙合谋杀害丙,计划由甲对丙实施砍杀,乙持枪埋伏于远方暗处,若丙逃跑则伺机射杀。案发时,丙不知道乙的存在。为防止甲的不法侵害,丙开枪射杀甲,子弹与甲擦肩而过,击中远处的乙,致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二53题) A.丙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依具体符合说,丙对乙的死亡结果没有故意
B.丙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依法定符合说,丙对乙的死亡结果具有故意
C.不论采取何种学说,丙对乙都不能构成正当防卫
D.不论采用何种学说,丙对甲都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52题)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52题)A.甲、乙无意思联络,同时分别向丙开枪,均未击中要害,因两个伤口同时出血,丙失血过多死亡。甲、

查看答案

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比较完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人是( )

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比较完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人是( )A.韩愈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查看答案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教育部门确定并予以保障。( )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教育部门确定并予以保障。( )

查看答案

学生学习了角之后,再学习锐角、直角和钝角,这种教学利用的迁移是水平迁移。( )

学生学习了角之后,再学习锐角、直角和钝角,这种教学利用的迁移是水平迁移。( )

查看答案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忘记了作为例证的事实与细节,记住的是概括性高的原理,这种遗忘是一种有利的、积极的遗忘。( )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忘记了作为例证的事实与细节,记住的是概括性高的原理,这种遗忘是一种有利的、积极的遗忘。(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