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阅读某教师讲授八年级课文《最后一次讲演》的两个环节,回答第l6小题。 案例: 导入环节: 教师:1946年7月15日,在

  • 题目分类:初中语文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阅读某教师讲授八年级课文《最后一次讲演》的两个环节,回答第l6小题。
案例:
导入环节:
教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礼堂,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李夫人悲泣地走到台上,愤怒地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罪行,泣不成声。一千多名听众都愤然泪下,而竞有一些歪戴礼帽的特务不顾纠察队的一再制止,在会场中抽烟、说笑、无理取闹,想造成混乱。闻一多先生本来不准备讲话,看到这种情况,抑制不住心头的愤怒,走上讲台……同学们在课前录制了模仿闻一多先生演讲的视频,下面我们一边播放视频,同学们一边在书上标记出你感受最深刻的词句,同时观察表演者的表情和动作,遇到该鼓掌的地方我们还要鼓掌。
拓展环节:
教师在总结了本文的学习之后,选取了以下文本,进行了拓展阅读。
红烛闻一多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底梦,
烧沸世人底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问题:
(1)评析“导入环节”的优缺点,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10分)
(2)分析“拓展环节”中教师选择该文本的目的。(10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优点,并结合习作具体分析。(12分)

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优点,并结合习作具体分析。(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活动方案(片段),按要求答题。 (1)伯乐相马:请每位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马”头饰,轮流上场陈

阅读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活动方案(片段),按要求答题。 (1)伯乐相马:请每位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马”头饰,轮流上场陈述其造型特点及喜爱缘由。 (2)一马

查看答案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梳理表达交流中的尊称与谦称。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梳理表达交流中的尊称与谦称。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敬辞类:家父、高邻谦辞类:拙作、贤弟 B.敬辞类:愚见、久仰谦辞类:垂问、见教 C.敬辞

查看答案

阅读某教师《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 课前,我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盲人猜字”的游戏,在最终猜中人数寥寥

阅读某教师《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 课前,我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盲人猜字”的游戏,在最终猜中人数寥寥无几的情况下,我因势利导转入主题:一个

查看答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