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设疑导入,展示甲骨文照片,提问学生:“这些龟甲上有很多奇怪的花纹,大家觉得这些花纹像什么呢?” 不同学生回答自己的思考后,教师引入课题:“这些花纹其实是古人故意刻画上去的文字,那么为什么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文字有所不同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程《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活动二:新课讲授,直观感知 出示甲骨文中的日、月两个字,提问学生:“这两个文字能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形象?”学生自由观察,随后展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把图片与刚刚展示的文字进行联想。 得出象形文字概念: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事物在形状上很相像。 提问:“那么谁能回想起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象形文字?” 学生自由回答,如羊、马等,教师予以表扬。 活动三:形式分析 1.教师陆续展示山、川等其他甲骨文,学生进行欣赏联想,并思考问题:“象形文字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像是图画,并且和其所表现得事物很相像,教师总结:形象、夸张、绘画性。 2.继续展示日、月、山、川几个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字体,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用五分钟时间思考讨论问题:“不同时代的象形文字给你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学生讨论回答年代越近与现在的文字越相像,教师总结象形文字的发展趋势:逐渐简洁适用,绘画性减弱。 活动四:示范讲解,实践练习 (一)教师示范 板书上进行示范,并穿插讲解创作象形文字的步骤: ①选定自己喜欢的形象,并将其和文字进行联想; ②运用象形文字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创作,注意突出象形文字特点:形象、夸张、绘画性; ③可给自己创作的象形文字加上背景,形成一个有意思的场景; ④PPT展示优秀作品,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突破难点。 (二)课堂练习 选一组自己喜欢的形象来创作象形字,并进行组合,添加事物,形成场景。 (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学生所创作文字象形的合理性及场景是否和谐进行指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五:展示评价,小结作业 (一)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1.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所创作的形象及场景。 2.学生互相评价作品,从美观度、创新性、趣味性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总结评价学生表现,鼓励为主,增强学生自信心。 (二)小结作业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主要知识点。 2.学生课下搜集汉字的其他类型,体会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中国书法字体的演变?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课程的美术学习分为几个学段?简述划分的依据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