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5岁,待业人员。案例介绍:求助者大专毕业后曾在几家公司工作过,都因和经理或员工搞不好关系而未能持久。后经熟人介绍,又来到一家...

题目内容: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5岁,待业人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大专毕业后曾在几家公司工作过,都因和经理或员工搞不好关系而未能持久。后经熟人介绍,又来到一家私营电脑公司,工作很辛苦。每月收入两千元左右,而且经理要求很苛刻,就是这样经理还总对员工说像这样的工作有很多人抢着要干。求助者有一次上班时玩游戏被经理看到了,扣了当月的奖金约300元,求助者不服,找经理讲理,遭到了经理斥责,为此,对经理非常气愤,故意把客户送来修理的电脑损坏,经理一气之下,将求助者开除。求助者认为经理故意整自己,看不起自己,非常痛恨经理,但也非常无奈。被开除后,求助者不再去找工作,每日在家上网玩游戏,父母多次教育他要自食其力,他始终认为连父母都嫌弃自己,故意不让自已过好日子,经常为琐事对父母发脾气。三个多月前的一天,求助者在家吃话梅时,不小心被噎住了,当时喘不上气,脸憋的通红,心慌。出冷汗,当时非常恐惧,求助者认为话梅掉进肺里,到医院急诊室就诊,做过检查,医生告诉他话梅如果掉进肺里,会表现出咳嗽、发热等症状,而且话梅很可能经食道进入到胃中。求助者不信,坚持认为话梅掉进肺里,后逐渐认为话梅掉进肺里就会腐烂,腐烂了就会生痰,痰堵住了自己的喉咙。吃不下东西。此后只吃面条,喝粥等,后来索性就不吃了。刚开始时觉得饿,后来不觉得饿了,但体重从1 20多斤减少到90多斤,头发变黄,皮肤很粗糙。期间多次到医院看病,均被告之肺部无明显异常,父母多次批评、规劝都没有效果,求助者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对自己很残忍,多次与父母吵闹,自己内心很痛苦,为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而来求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生长在普通工人家庭,父母为退休工人,母亲在年轻时“曾被诊断为精神病”,求助者从小显得有些怪癖,不合群,没什么朋友,总显得与他人格格不入。学习成绩一般,自费读大专勉强毕业。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分)

2.对该求助者应考虑哪些初步诊断?并简要说明理由。(30分)

3.对该求助者还应重点收集哪些资料?(10分)

4.对该求助者可考虑做哪些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10分)

5.若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其原理及特点是什么?(1 0分)

6.若鼓励求助者进食而使用阳性强化法,其原理及注意事项是什么?(10分)

7.若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请简述其咨询过程的七个阶段。(10分)

8.若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不匹配,应怎样处理?注意些什么?(1 0分)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可分为:(1)心理与行为症状:气愤、发脾气、内心痛苦、恐惧、吵闹。(2)生理症状:呼吸困难、憋气、心慌、出冷汗、体重下降、头发变黄、皮肤粗糙。(3)社会功能:不再找工作。

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为:(1)精神障碍。求助者出现内脏幻觉,并坚信不疑,可疑家族遗传病史。(2)人格障碍。从小显得怪癖,不合群,与他人格格不入,以偏执为特点;对挫折和遭遇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人际关系异常;开始于青少年,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3)严重心理问题。内心痛苦,社会功能损害严重,体重明显下降,但没有器质性病变,不良情绪泛化到其他方面。(4)疑病性神经症。对健康过虑,对身体的过分注意,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时间在3个月以上。(5)躯体疾病,体重明显下降。

3.对该求助者还应重点收集的资料有:(1)对被公司开除的认识。(2)成长经历。(3)婚姻情况。(4)既往行为模式。(5)既往情绪状况。(6)既往身体状况。(7)体重明显下降有无器质性病变。(8)母亲及家族精神疾病史。

4.对该求助者可考虑做哪些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对该求助者可考虑做的心理测验有:(1)MMPI,了解求助者的病理人格特征并做量化评估。(2)BPRS,了解求助者精神疾病性症状严重程度。(3)SCL-90,了解心理健康水平及躯体症状的特点。(4)EPQ,了解人格特征。(5)16PF,了解人格特点。

5.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清除不良那个情绪和行为的目的。其特点:(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2)假设心理痛苦是认知进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6.阳性强化法原理为: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它的结果所强化(2分)。以阳性刺激为强化物,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最终促成行为改变。注意事项:(1)靶行为要单一而具体。(2)刚性刺激适时适当。(3)靶行为成为习惯后,可以将阳性刺激物质变精神强化,直至取消。(4)不能对多个靶行为,同时进行阳性强化。

7.咨询过程的7个阶段为:(1)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需求治疗和帮助。(2)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3)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4)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5)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6)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和情感变得协调一致。(7)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自我经验的排斥、歪曲越来越少,变得自由、开放了。

8.咨询师可以进行转介,将不适合自己咨询的求助者转介给其他心理咨询师。注意事项:(1)不能顺利转介时,要学会调适,使心理咨询师适应求助者。(2)试着理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多听、少说。(3)不断调整对问题的看法,尽量得保持客观、中立、理性态度。(4)不以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好恶是非为判断标准,善于接纳,减少冲突。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四川灾区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今年地震时,我因当日下午没课,地震发生时刚好在家,因而幸免于难。但我失去了自己唯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四川灾区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今年地震时,我因当日下午没课,地震发生时刚好在家,因而幸免于难。但我失去了自己唯一...

查看答案

SCL-90总分,反映受测者的()。(2008-11)A:疾病类型 B:病情严重程度 C:靶症状群 D:病情演变状况

SCL-90总分,反映受测者的()。(2008-11)A:疾病类型 B:病情严重程度 C:靶症状群 D:病情演变状况

查看答案

CBCL中的社会能力可归纳成如下因子,即()。(2009-11)A:活动情况 B:社交情况 C:学习情况 D:家庭情况

CBCL中的社会能力可归纳成如下因子,即()。(2009-11)A:活动情况 B:社交情况 C:学习情况 D:家庭情况

查看答案

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包括()。(2009-05)A:各种睡眠障碍者 B:急性期精神疾病患者 C:伴有紧张、焦虑的求助者(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 D:出

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包括()。(2009-05)A:各种睡眠障碍者 B:急性期精神疾病患者 C:伴有紧张、焦虑的求助者(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 D:出

查看答案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强调求助者必须()。(2009-05)A: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 B:注意到自己对别人的影响 C:巩固行为的固有顺序 D:注意到自己如何感受的和行为

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强调求助者必须()。(2009-05)A: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 B:注意到自己对别人的影响 C:巩固行为的固有顺序 D:注意到自己如何感受的和行为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