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散步》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这篇优美的散文的第七自然段写得非常精彩,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谁来?
(学生读课文)
生1:这个作者真笨!
师:哦?
生2:老师,我也是觉得,这么简单的一个办法他都想不出。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作者解决这个难题吗?说来给大伙听听。
生1:太简单了,我可以让他们一家子既不被拆散又可以满足母亲和儿子的要求。去的时候大家一起走大路.大路平顺,满足母亲的愿望。回来的时候也是一起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又可以满足儿子的要求,鱼和熊掌皆可兼得。
(全班鼓掌)
生3:我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去的时候大家先走小路,回来的时候大家再一起走大路。
生1:那还不是一样的吗?
生3:不。因为去的时候大家都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欣赏小路的风景,所以先走小路;回来的时候走累了,考虑到照顾年迈的母亲,因此再走大路,这样才比较安全。
师:想得还真周到,我相信在家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孩子。
生2:我完全同意他们两个的办法,因为它们既可以使一家人在一起散步,又可以使他们领.略到不同的风景,也不用走重复的路,看重复的风景,那不是很好吗?
师:你们的想法真是好,从刚才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你们都是善于思考的人。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吗?
生4: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同学都想到了,他一个大作家真的想不到吗?
师:嗯,说得有道理,你们大家认为呢?
生5:我不同意你们的看法,你们考虑的是大路与小路相通的情况,可事实上那两条路是不相通的。
师:说得好,你何以见得两路是不相通的?
生5:我是从作者对两条路的选择上,他表现得很难作出决定。为什么呢?因为选择走大路就满足不了儿子愿望,选择小路也就委屈了老母亲,作者左右为难,因此大路与小路是不相通的。
生1:老师,这么说来我们前面所讲的不都是没有用了,不都是废话了吗?
师:不能这么说.辩论出真知嘛!
对上述材料,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A.教师在这堂课中收起了师德的尊严,放下了老师的架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值得所有教师学习
B.学生的那一句“这个作者真笨”引起了教师的重视,教师抓住这个契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C.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一种不迷信文本、积极思考的表现。对于他们敢于、勇于质疑和发表不同的意见,虽然不是很完美,但教师都给予赏识,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并及时地解决他们所提出的问题
D.这个教学片段中,师生表面是围绕文本在进行讨论,实际上最后没有得出任何实质性的结论.只能说是课堂中没有意义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