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
下面是某化学教师关于“氧气”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问题情景】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吗?请举例说明。
【实验演示】少量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那么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实验演示】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①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
②铁丝在纯氧中能否燃烧?
【学生】没见过铁丝燃烧!
【实验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学生整理】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课本上的表格中。
【教师讲解】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可分为剧烈氧化(通常情况下的燃烧)和缓慢氧化(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
【师生总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板书】略。
问题:
(1)请写出铁丝的燃烧演示实验的仪器、试剂和操作。(5分)
(2)在上述案例中,该教师教学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结合案例具体说明。(8分)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1)氧元素通常为-2价。
(2)氢元素通常为+1价。
(3)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4)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2.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3.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材料三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已学过空气、氧气、物质的构成、水等相关知识。
要求:
(1)确定本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10分)
(2)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6分)
(3)分析部分学生学习障碍点。(6分)
(4)简要分析本部分的学科价值。(8分)
(3)该案例中,教师的教学体现了哪些新课程理念?(7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