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小学美术《神州风采》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河南省平顶山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神州风采》2.内容:(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2)结合学生年龄段和生活经验去欣赏;(3)要求板书精美;(4)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答辩题目1.

  • 题目分类:教师资格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小学美术《神州风采》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河南省平顶山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神州风采》
2.内容:
(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结合学生年龄段和生活经验去欣赏;
(3)要求板书精美;
(4)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
答辩题目1.请你就创新教育对于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谈谈你的理解?
2.在你的课堂上评价学生的表现都用什么语言?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一名外国友人要来中国游玩,我们可以给他介绍哪些代表我们国家传统或特色的景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景点充分的展示出我们祖国的神州风采。引出课题——《神州风采》。
环节二:整体感知
教师展示多幅中国名胜古迹,河流山川并向学生提问都是那些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些都可以充分的展示出我们祖国的神州风采。我国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50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1项,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出示并介绍世界遗产标志。
环节三:形式分析
多媒体出示我国著名世界遗产图片(内容有长城、故宫、天坛、武陵源、承德避暑山庄、黄山、布达拉宫等)你们知道这是哪吗?谁能介绍一下?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这些都是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谁能说说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什么是世界自然遗产?它们一样吗?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积极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环节四:总结领悟
教师启发谈话:了解了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的概念,想一想你的家乡是否有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请根据申请条件提出你的建议。
环节五:对比欣赏
除了长城,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请你介绍给同学们。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欣赏并总结:如颐和园、乐山大佛、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武夷山等。
环节六:小结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祖国大好山河的壮丽和伟大,拥有这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课下请学生充当小导游,以小组为单位对你们最为关注的遗产进行调查,可以用文字、图片等形式介绍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等,在校内外做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宣传。
【板书设计】
神州风采
世界遗产:
1.文化遗产
2.自然遗产
3.复合遗产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就创新教育对于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谈谈你的理解?
2.在你的课堂上评价学生的表现都用什么语言?
答案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光的干涉”的要求是:“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知道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材料二下面是“光的干涉”一节中杨R,xt缝q-涉的实验。如图l3.3—2,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l和S2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如果光是一种波.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这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现象。13.3—2杨氏双缝干涉的示意图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相关知识。任务:(1)光的

阅读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光的干涉”的要求是:“观察光的干涉现象,知道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 材料二下面是“光的干涉”一节中杨R,xt缝q-涉的实验。 如图l3.3—2,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l和S2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如果光是一种波.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这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现象。 13.3—2杨氏双缝干涉的示意图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相关知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扩散”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二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有关“内能和能量”一节中关于“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如下所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过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等知识。 任务: (1)简述扩散的含义。(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扩散”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二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有关“内能和能量”一节中关于“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如下所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过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等知识。 任务: (1)简述扩散的含义。(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

查看答案

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静电感应、验电器、电荷守恒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一题如下。 如图所示.当带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时,问验电器是否带电 【错解】 因为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空腔导体的外表面,内部无静电荷。所以.导体A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小球连接时,验电器不带电。 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2)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方面导致的错误,给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帮助学生学习。

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静电感应、验电器、电荷守恒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一题如下。 如图所示.当带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时,问验电器是否带电 【错解】 因为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空腔导体的外表面,内部无静电荷。所以.导体A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小球连接时,验电器不带电。 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2)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方面导致的错误,给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帮助学生学习。

查看答案

案例: 老师讲解完“声音的特性”这一知识点后,给同学们演示了往暖瓶中灌水的操作。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声音的三要素,音调的高低对应的是声音的哪个参量 学生:音调对应的是频率。 教师:我们往开水瓶中灌水,声音越来越尖细,那么频率怎么变化 学生1:频率越高。 教师:学生1的回答正确。根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以得出瓶中的空气振动了吗 学生:振动了。 教师:瓶中的水越满,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加剧,我们听到的声音频率越高,也就是越来越尖。问题:(1)该老师的教学有没有体现启发性原则 (15分)) (2)重新设

案例: 老师讲解完“声音的特性”这一知识点后,给同学们演示了往暖瓶中灌水的操作。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声音的三要素,音调的高低对应的是声音的哪个参量 学生:音调对应的是频率。 教师:我们往开水瓶中灌水,声音越来越尖细,那么频率怎么变化 学生1:频率越高。 教师:学生1的回答正确。根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以得出瓶中的空气振动了吗 学生:振动了。 教师:瓶中的水越满,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加剧,我们听到的声音频率越高,也就是越来越尖。问题:(1)该老师的教学有没有体现启发性原则 (15分)

查看答案

一、考题回顾题目:《元电荷》3.基本要求:(1)讲清楚什么是元电荷。(2)试讲过程中要有设问环节。(3) 10 分钟内完成试讲。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复习电荷守恒定律的知识: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提问:电荷量有大有小,最小的电荷量是多少?引入本节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1.电荷量教师根据学生初中知识提问:什么是电荷量?单位是多少?学生根据之前所学能够得到:电荷的多

一、考题回顾 题目:《元电荷》 3.基本要求: (1)讲清楚什么是元电荷。 (2)试讲过程中要有设问环节。 (3) 10 分钟内完成试讲。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电荷守恒定律的知识: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叫做电荷守恒定律。提问:电荷量有大有小,最小的电荷量是多少?引入本节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电荷量 教师根据学生初中知识提问:什么是电荷量?单位是多少?学生根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