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独塔双索型斜拉桥,主桥为246m+126m,设计车速120km/h,桥面宽26.5m,采用方尖碑式索塔,塔尖为四棱锥形,索鞍区塔身为7.4m(顺桥向)×6.4m(横桥向),向下渐变为7.8m×8m,空心断面。桥面以上塔高124m,中塔柱壁厚为1.2m,下塔柱壁厚1.5m。编制索塔施工方案时,施工单位根据本桥索塔特点,对滑模和爬模两种施工方法进行了比选,最终适合本桥特点的施工方案,在索塔施工中设置进行了劲性骨架,劲性骨架采用型钢制作。索塔施工示意图如右图所示。施工单位还按照以下要求对索塔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进行了论证:(1)工程施工前,索塔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由施工单位编制,A审核,B审批。(2)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方案审核合格后,C签字审批。(3)论证专家组对方案审查后,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主梁施工时必须进行施工控制,即对梁体每一施工阶段的结果进行详细的检测分析和验算,以确定下一阶段有关的控制量值,周而复始直至合龙成桥。斜拉桥的施工控制宜遵循以下原则:在主梁悬臂施工阶段以D控制为主;二期恒载施工阶段以控制索力为主。拉索施工中,在放索和安索过程中,为了防止在移动中可能损坏拉索的防护层或损伤索股,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保护。一般根据拉索张拉端的位置确定安装顺序,如果拉索张拉端设于塔部,则先安装塔部,反之则先于梁部安装
【问题】
1.滑模和爬模两种施工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适合本桥索塔施工?简要说明理由。
2.索塔施工中设置劲性骨架的作用。
3.写出安全专项方案论证中A、B、C分别对应的相关人员或部门。
4.针对索塔施工应配置哪些主要大型机械设备?
5.主梁施工控制确定下一阶段的哪些控制量值,并写出D的名称。
6.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拉索在移动过程中损坏可采取哪些方法,并指出拉索在安装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