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材料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关于“溶解度”的内容标准为: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材料2 某版

  • 题目分类:初中化学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材料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关于“溶解度”的内容标准为: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材料2 某版本教科书中有关溶解度的内容如下: 溶解度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室温下,20mL水中所能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就是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上用溶解度表示这种溶解的限度。
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资料卡片


材料3 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的形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等相关知识。请回答25-25题
要求:
(1)请分析“溶解度”内容的特点及其在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6分)
(2)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溶解度”内容的教学设计,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
(不少于300字)。(24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W的原子序数是X与Y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W的原子序数是X与Y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A.原

查看答案

函数是中学数学课程的主线,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方程、不等式、数列等内容。

函数是中学数学课程的主线,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方程、不等式、数列等内容。

查看答案

已知 f(x)=,则 f(1)=()。

已知 f(x)=,则 f(1)=()。A.–1 A.–1 B.0 B.0 C.1 C.1 D.π D.π

查看答案

案例: 如下是某教室教学“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环节。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知识。 然后

案例: 如下是某教室教学“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环节。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知识。 然后,呈现如下教材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

查看答案

根据我国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的职权有()

根据我国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的职权有()A.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A.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A.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A.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A.制定公司的具体规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