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初中美术《父亲》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辽宁省沈阳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父亲
2.内容:罗中立油画《父亲》作品赏析
要点提示或建议:
(1)画家运用超写实主义手法,以巨幅油画的形式刻画了一位勤劳、朴实、善良的老农形象。
(2)描绘的人物是昔日农村生活中的形象。
3.基本要求:
(1)写出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及其要点;
(2)试讲过程中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或板绘;
(3)教学过程中有组织提问或讨论;
(4)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1.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2.你如何理解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音乐《父亲》,引导学生聆听,引起学生兴趣,并请学生谈一谈你们心中的父亲的形象?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父爱是慈爱的,即使在乌云密布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他的光芒;父爱是坚强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鼓励我挺直脊梁;父爱是一盏明灯,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也能让我辨明方向。由此引入课题《父亲》。
环节二:作品赏析
(一)直观感知
1.教师播放幻灯片画家人物图像并结合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总结画家创作的时代背景?
学生积极观察并回答。
教师总结:20世纪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油画作为外来的画种,在美术界几代人学习和探索中,努力使油画本土化,终于在20世纪下半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产生了像罗中立、董希文、吴作人等一批著名的油画家。
2.教师展示罗中立作品《父亲》,引导学生赏析并提出问题:作品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画面呈现的是一位朴素的老农民形象,目光恳切,仿佛饱尝世间酸、甜、苦、辣。
(二)具体分析
1.教师继续展示作品,请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为什么作品会给你这样的感受,你是从哪些细节观察到的?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画面中人物形象面色枯黑,干瘦的脸上和手上布满了皱纹,背景的金黄色和人物的眼神相得益彰,透露出一丝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殷切希望。
2.作者笔下的《父亲》折射出了画家怎样的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画家用浓厚的油彩,精细的笔触,塑造出一位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父亲。不仅表现出外在质朴美,还体现了内在的高尚美。
(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感悟
教师继续展示《父亲》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父亲》仅仅是描绘的一个具体的人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父亲》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位纯朴憨厚的具体老农民形象,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缩影。画家采用纪念碑式的构图,庄重的色彩,表达了对生活中劳动者的崇敬和赞誉。
环节三:实践练习,评议讨论
分小组讨论,教师展示《开国大典》图片,学生尝试独自进行赏析练习?
运用自评、师评、互评等多主体评价法针对学生的赏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掌握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体会画面传达出热爱祖国的情感。
环节四:拓展提高,小结课业
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欣赏作品的方法,并尝试让学生课下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进行同时期作品赏析,体会不同作品表达的不同情感。
【板书设计】
父亲
一、画面内容
二、艺术手法
三、情感表达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2.你如何理解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