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案例:下面是某校高中物理教师讲授“牛顿第一定律”一课导入部分的教学片段。教师:一个定律从人类开始有这个意识到最后形成,是

  • 题目分类:高中物理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案例:
下面是某校高中物理教师讲授“牛顿第一定律”一课导入部分的教学片段。
教师:一个定律从人类开始有这个意识到最后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要经过许多人不断思考、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也不例外,今天这堂课让我们重踏科学家的历史之路来探索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从而感受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板书课题——牛顿第一定律)
教师:有人认为,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呢,你们认为哪个正确?
学生甲:我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通过用手移动书的实验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学生乙: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仅通过书上的科学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师:学生乙是正确的,我们的错误思维是由于大家忽略了摩擦力的存在。
学生甲:老师,我还是不能理解,现实中找不到绝对光滑的平面,因此这个结论是无法证明的。
学生乙:这个理论都已经存在好几百年了,你还想推翻啊。
(同学们哈哈大笑……)
教师:大家记住,学生甲的回答是错误的,学生乙的回答正确。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问题:
(1)评述该教师在该教学片段中的问题与不足之处。(6分)
(2)指出同学甲、乙的回答中存在的问题。(12分)
(3)针对上述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
题。(12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案例: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问题:(1)指出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的知识。(4分)(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

案例: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问题:(1)指出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的知识。(4分)(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6分)(3)针对该同学的

查看答案

案例: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问题:(1)指出该习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4分)(2)给出该习题

案例:下面为一道物理习题和某同学的解答过程。、问题:(1)指出该习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4分)(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6分)(3)针对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为四个相同的匀强磁场,磁场中分别放入四个单匝线圈,四个线圈的边长MN相等,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当

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为四个相同的匀强磁场,磁场中分别放入四个单匝线圈,四个线圈的边长MN相等,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当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环形电流时,四个线圈

查看答案

如图3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

如图3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民法》是“六法全书”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关该民法典说法错误的是:()

《中华民国民法》是“六法全书”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关该民法典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民商合一的体例 B.肯定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习惯和法理可作为审判民事案件的依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