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文人填词的风气在初唐时期就已盛行。(2分)
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欧阳修。
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欧阳修。
6.北宋时期率先大量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增加了词的容量的词人是柳永。
6.北宋时期率先大量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增加了词的容量的词人是柳永。
4.在屈原之后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又一高峰,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浪漫主义传统的诗人是李白
4.在屈原之后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又一高峰,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浪漫主义传统的诗人是李白。(2分)
9.关汉卿的剧作以《窦娥冤》思想成就最高,堪称一代悲剧之杰作。
9.关汉卿的剧作以《窦娥冤》思想成就最高,堪称一代悲剧之杰作。
1.宋代的表演艺术有自己固定的演出场所,叫“梨园”。(2分)
1.宋代的表演艺术有自己固定的演出场所,叫“梨园”。(2分)
3.晏几道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3.晏几道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5.元杂剧剧本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四折一楔子”
5.元杂剧剧本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四折一楔子”
2.被称为“南戏之祖”的是《拜月亭记》。(2分)
2.被称为“南戏之祖”的是《拜月亭记》。(2分)
4.下列关于《狂人日记》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4分)
4.下列关于《狂人日记》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4分) A. 作者是鲁迅。 B. “狂人”是时代的先觉者、启蒙者和反封建战士的典型形象。 C. 这是我国
5.下列关于“齐物论”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4分)
5.下列关于“齐物论”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4分) A. 这是庄子的重要思想。 B. 世间的事物没有本质区别。 C. 万物都是“道”的体现,因而是
8.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诗人杜甫的《无题》。
8.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诗人杜甫的《无题》。
3.( )的小说属于“社会剖析派”,追求明晰的政治倾向,力图反映社会生活的整体性。(3分)
3.( )的小说属于“社会剖析派”,追求明晰的政治倾向,力图反映社会生活的整体性。(3分) A. 朱自清 B. 茅盾 C. 王小波 D. 汪
11.下列作品中属于“左翼”小说的是( )(3分)
11.下列作品中属于“左翼”小说的是( )(3分) A.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B.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 C. 萧乾《篱下》 D. 废名《桥》
2.杜甫的《新婚别》以( )的口吻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创痛和苦难。(3分)
2.杜甫的《新婚别》以( )的口吻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创痛和苦难。(3分) A. 新郎 B. 新娘 C. 第三人称 D. 邻居
8.“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是( )的词句。(3分)
8.“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是( )的词句。(3分) A. 李清照 B. 苏轼 C. 李煜 D. 柳永
1.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中正确的有( )(4分)
1.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中正确的有( )(4分) A.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B. 池莉——《烦恼人生》 C. 余华——《活着》 D. 刘震云——《
19.被称为“游记之祖”的是( )(3分)
19.被称为“游记之祖”的是( )(3分) A. 韩愈 B. 柳宗元 C. 欧阳修 D. 苏轼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 )散文集。(3分)
4.《尚书》是我国第一部( )散文集。(3分) A. 地理 B. 历史 C. 政论 D. 辩论
12.下列关于柳宗元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3分)
12.下列关于柳宗元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3分) A. 他与韩愈并称“韩柳”。 B. 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又喜佛老,立主统合儒释。 C. 他是晚唐著
2.下列小说中采用“章回体”的有( )(4分)
2.下列小说中采用“章回体”的有( )(4分)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西湖三塔》 D. 《封神演义》
5.下列名句中不是苏轼所作的是( )(3分)
5.下列名句中不是苏轼所作的是( )(3分) A.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B.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
17.唐宋出现了两次古文运动,其中第一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 )(3分)
17.唐宋出现了两次古文运动,其中第一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 )(3分) A. 韩愈和柳宗元 B. 苏轼和韩愈 C. 欧阳修 D. 王安石和
16.五代时期,在偏安一隅的区域形成两个词体的创作中心,从而形成两个著名的词派,一个是花间派,一个是
16.五代时期,在偏安一隅的区域形成两个词体的创作中心,从而形成两个著名的词派,一个是花间派,一个是( )。(3分) A. 婉约派 B. 豪放派
18.郁达夫的( )这篇小说采用“自叙传”写法,其坦率的心理暴露非常引入注日。(3分)
18.郁达夫的( )这篇小说采用“自叙传”写法,其坦率的心理暴露非常引入注日。(3分) A. 《沉沦》 B. 《包氏父子》 C. 《潘先生在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