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 题目分类:申论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50分钟。
  2.请先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然后按照“申论要求”在给定的答题卡上作答。
  3.请务必用28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4.不准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 13上午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必须采取“两手”措施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温家宝在回答网友关于农民工子女在城里入函、上学难的问题时表示,大批农民工进城以后,他们在生活上存在许多困难,诸如像社会保障问题、子女人学问题等,但他们最为关心的还是孩子上学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现在进城的农民工多达2.4亿,如果这些农民工都把孩子带出来,那么城市的学校负担就很重。如果他们不把孩子带出来,那么在农村就存在着一老一小的问题,孩子得不到父母直接的关爱。据调查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100万名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2.我们身边的农民工子女既不同于老家的伙伴,又不同于城市的孩子。经济收入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差异,都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尽管受到城市的接纳和关注,尽管能坐在教室里,但农民工子女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他们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这个问题还没有被足够重视。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指定学校就读并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教育的政策,仅长沙市先后就有近3万农民工子女涌人城市,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然而,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却没有因此告一段落。教育专家指出,农民工子女进城后,如何让他们在全新的环境里适应城乡差距、如何帮助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是摆在教育面前更大的难题。
  个案一:野性难驯背后是“水土不服”
  成城是长沙树木岭学校五年级的学生。说起他,校长感慨万千: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靠父亲打零工勉强糊口。成城一年前转学到校后一直表现蛮横,谁不小心碰了他,没准就会被揍得青一块紫一块。学校的饮水机,别的同学都自觉拿杯子接水,只有他把嘴凑上去,拧开笼头就喝。树木岭学校教导处主任陈任华老师说,一次成城的班主任说了他几句,他提起书包就往外冲,边走边喊:“你们都瞧不起我,嫌我脏,我不读书了,我自杀去!”闻讯赶来的几个老师拉都拉不住。树木岭学校现有农民工子女105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2%。树木岭学校所在的雨花区,也有约20%的中小学生来自农村。“普遍来说,刚从农村转学来的学生,知识面普遍不如城市学生。”陈任华说,长沙市小学从3年级开学习英语,而同龄的农村孩子,由于受教学水平等限制,有的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陈任华说,农民工子女刚转学到校,往往表现出与城市学生不同的特征。他们更容易在两个极端线上出现:在学习上要么勤奋学习,成绩拔尖,要么调皮捣乱、似乎“野性难驯”。他们的性格发展也呈现了不稳定的发展特征,部分孩子表现积极,部分孩子则性格相对内向,孤僻、忧郁,不善与人交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管是过于积极,急于在新环境、新同学中得到认可,还是内向消极,都偏离了孩子的天真活泼的本性,他们内心因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卑情绪。而不论是过度的攻击性还是强烈的自卑感,这些极端的表现都是未成年人因心理不成熟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的消极对抗。”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这样分析。
  个案二:幼小心灵难以承受“城乡二元差距”
  采访长沙市芙蓉区东风小学11岁的小朋时,为,了表示对她的尊重,记者专门给她看了记者证。聊了聊父母及与同学们的相处后,小朋突然郑重要求:阿姨,别在报纸上说我是农民工子女。小姑娘的敏感,掩饰不住的委屈让人心痛。在多数成年人看来,一-农民工这个特定称谓在我国早已不带歧视意味,原本“少不更事”的孩子还是敏锐地感受了其中的“别有滋味”。不少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城市为农民工子女开放了就学机会的同时,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应该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从农村到城市,对于小孩来说,从行为方式到内心都要经历一个起落的过程。
  树木岭学校校长易作军介绍说,不少刚在城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在日常行为等各方面确实有待教育去纠正。比如由于缺乏文明卫生的意识,随地吐痰、丢垃圾的现象较普遍。往往一个不友善的眼神、一句无意的呵责,都可能使他们脆弱、不稳定的心灵受到伤害,容易形成性格障碍。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锦华说,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插班到公办学校读书,或多或少的歧视让孩子对自身的贫困有了认识,自卑心理从此产生,他们因此与社会产生隔膜、对抗甚至仇恨。一些地方专门设立的
  “民工子弟学校”或在公办学校内部单独编设“民工子弟班”更是对农民工子女贴上了“标签”,这些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是城市里的“异类”,是需要“隔离”起来的特殊群体。
  “城乡物质条件的差距,很可能对刚进城的孩子形成较大的心理冲击。”东风小学党委书记杜风华分析,未成年人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获得自我肯定,在本能地与外界、同龄人的比较中容易陷入心理落差的困扰中。有的学生为了缩小差距,竭力从外表上改变自己,染头发、穿奇装异服,甚至自暴自弃,在打架、玩电子游戏等事情上显示“另类”能力。“不安全感、对环境的不适应、爱的缺失造成他们情感的匮乏。如果缺乏及时疏导和治疗,可能造成他们成年后生活中的痛苦,重则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反社会行为。”张思宁认为,农民工的孩子也是未来的城市公民,忽略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但耽误他们的成长、前途,甚至也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曾对广州、深圳、汕头、佛山等10个市、20多个县区的调查显示,广东省未成年犯中有51.8是外省的未成年人,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些未成年犯大多数从广东省外流人,或从广东欠发达地区流人发达地区。他们几乎都是农家子弟,且都只具有初中一二年级以下的文化程度。
  爱心、信心、耐心,撑开同一片蓝天。“对农民工子女的偏见和歧视应尽快消除。社会各方都应自觉注意言行,避免不经意的言谈举止伤害到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灵。我们应该付出努力,付出爱心去关心他们,耐心教育他们,充满信心地帮助他们。”陈任华老师说。
  专家们认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攀峰说,近年来,一些收费低、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民办简易学校开始增多,但这些学校条件十分简陋,随时可能被取缔,将使大量儿童面临新的辍学问题。广东东莞市长安镇的探索有值得借鉴之处:当地的民办学校实际只有“半自主权”,所有校长和教师的聘任都要通过镇里进行资格审核;新建校舍要审核设计纸,要求符合教学专业要求。
  长沙市教师陈任华总结经验:学校教育对农民工子女的帮助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她会特地关注农村孩子的眼神。她说,孩子们不善掩饰,他们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眼神里流露出很强的表现欲望。所以,她会把课堂回答问题的机会,特地留给农村孩子,帮他们树立自信心,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
  一项“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行为习惯整合”课题正在长沙市树木岭学校开展。易作军说,农村和城市孩子各有长处与不足,如农村孩子纯朴、节俭、勤劳,教师首先应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建立自信心,而城市孩子在交际能力和知识面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城乡学生和睦相处,取长补短,其实十分有利于双方健康成长。
  值得重视的是,要消除农民工子女内心的不安,仅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远远不够,还要发动家庭教育、社会的力量。沈阳市于洪区第一二二中学老师樊华表示,有部分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跟农村孩子玩耍、交朋友,这不但伤害了别的孩子,也把偏见、等级观念过早传输给了自己的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成长。
  “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忙于生计,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的关注和教育。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家里即使经浇条件稍微差些,也应该尽量关心儿童的生活,应该尽量向孩子说明道理,消除其自卑心理,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差距。”樊华说。
  个案三:不愿进公办校的小女生
  四年级女生平平,随父母在河南村生活三年了,她至今说普通话仍带着浓厚的福建口音。记者见到平平,发现如果不仔细听,真不太能明白他的福建腔普通话。
  老师说,平平去年择校去了附近一所公办校,但只读了一年今年又回来了。课间休息时,记者看到平平和几个同学玩得很开心,问她为什么离开了公办校,平平回答:“我是被老师骂出来的!”平平说,父母让她进公办校花了4000多块钱,那所公办校条件比民工校好多了,大操场、实验室、计算机房都是民工校没有的,刚转学时,平平还挺高兴,很快和两个南京学生玩到了一起,可是,不到一个月,同学们便疏远她了。因为她的福建腔,班主任在课堂上嘲笑了她好几次。她的英语、数学基础不好,考试总是班级倒数,英语老师当众问她:“你原来学校教的是哪国英语?”这时,全班便哄堂大笑,有男生还给他起了个“联合国英语”的外号,叫得平平无地自容。
  “老师经常骂我,说我底子太差,该留级。”平平告诉记者,在学校她一点也不快乐,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们也不搭理她,学习也提不起精神。“回到民工校就没人看不起我了。”平平说她现在又有朋友玩了。
  专家观点:河南村外来工子弟小学的杨校长介绍,每年都有一批成绩好的孩子转学去了条件更好的公办学校,但也有孩子不适应公办校,重返民工校的。杨校长认为,少数城市老师和同学对外来工缺少认同感,一些歧视行为和语言不利于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3.按照现行标准,不管上什么学校,都是要交费的。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借读,要交借读费。小学每生每学期200元(此前是50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500元(此前是1O00元)。交了借读费,不再交杂费。至于私立学校,标准不一,也不透明,很难统计。在调查中遇到了以下的情况,“交不起呀!”来自四川的王万义说。他是绵阳人,42岁,在京打工8年,依然是城市中的流动人口。他在工地运石子,妻子当保姆,三个子女,还要给老家寄钱,日子过得挺艰辛。“娃儿想上学,哪上得起哟!连吃菜都是农贸市场捡的。”
  河南的张培财,30岁出头,只有一个小孩,负担小一点,是另一种担忧:“私立学校收费高,公办学校很难进,好学校都不是给俺们办的。上学,就怕老师不行,误了孩子。”
  五环边上,海淀新世纪打工子弟学校,没有正规办学手续,没有校舍,老师也是农民工,素质不高,已经搬了4次家,随时都有被取缔的危险,校长也无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面临三大难问题:就读私立学校费用太高,一般家庭根本无法负担;就读公办学校却因为户口的问题,使得孩子根本不能和同龄人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最后一点则是一些为农民工子女专门办的学校却因为工商部门对于学校的定性和自身办学经费的问题而常常出现运转困难,这一类学校的本教育质量也难以保证。
  4.在一项新华社记者、中国青年报记者日前联合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降低收费标准”,是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两个最大愿望。这一调查历时7天,由新华社记者、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向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131份,其中有效问卷125份。
  调查显示,73名受访者表示。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占受访人数的58.4%。43名受访者最希望能“降低收费标准”,占34.4%;17人希望能“有供农民工子女的专门学校”,占13.6%。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陈光金表示,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城市人没有资格歧视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这位专家表示,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差距,给人们的日常行为和语言带来了莫大影响。调查同时显示,78位受访农民工表示,通过“朋友介绍”为孩子在城里联系学校,占62.4%;16人表示“从媒体报刊获悉”有关学校信息,占12.8%。只有5人表示“向城市教育部门咨询”,2人表示由“家乡教育部门推荐”,1人表示“学校主动上门”,分别占4%、1.6%和0.8%。陈光金认为,这一结果表明,农民工流入地还没有利用社会资本,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服务提供便捷的信息渠道。这无形中增大了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社会交易成本,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调查显示,收费高、没有城市户口,是农民工子女求学路上的两大“拦路虎”。调查表明,有46名农民工子女,曾经因为父母务工地点的变化而被迫转学。其中转学l次的有10人,转学2次的有12人,转学3次或3次以上的有24人。在回答子女在城里求学遇到的最大困难时,54位受访者表示是“费用太高”,占受访总数的43.2%;46人表示是“没有城市户籍”,占受访者的36.8%。选择“住处附近没有学校”“受城里人的歧视”“毕业后拿不到毕业证”的受访者比例依次为16.8%、6.4%和4.8%。
  5.在西安生活了十几年,可孩子上学却面临种种难题。连日来,本报热线接到多名农民工兄弟反映:开学临近,孩子入学难,着实让他们头疼。孙师傅是汉中人,10年前和妻子来到西安打工,租住在未央区贾家什字附近。孩子6岁了,他到附近小学给孩子报名,却被多所学校拒之门外。
  “我4月份跑了4所小学,3所都答复‘名额已满’,只有一所学校答应让孩子参加5月份的入学考试。”孙师傅说:“孩子学习还不错,他就把希望寄托在考试上。可没想到考完试,学校打来电话说,可以来上学,但普通班已满额,只剩下计算机和英语特长班有名额,如果要上需交3000元的费用。”
  除了孙师傅外,还有多名农民工反映子女入学难。周师傅在灞桥区打工,孩子这学期上4年级,想在离打工地近的小学上学,但被告知要交借读费;曾女士是湖南人,在西安工作,今年把两个孩子带过来想在西安上学,但问了四五家学校都没能接收孩子。
  记者以农民工要给子女报名的身份,询问了西安市几所小学。陕西省西安小学工作人员称:“我们学校6月学生名额已经报满了,不再招收了。”翠华路小学工作人员也表示:“今年已经报完名了,明年也不接收外辖区的学生。”太华路小学工作人员则称“外地学生报名太多,不招了”。
  农民工子女为何频频遭遇“入学难”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表达了自己的苦衷:“并不是我们不愿意接收农民工子女,优惠政策实施以来,农民工子女大批涌人城市求学,可各学校的教师、教室、教学设备都是有限的,过多地招收学生,盲目扩大班额,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却跟不上,这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
  张师傅也是给孩子报名时被学校拒之门外的农民工,他说学校告知他必须办好“五证”再来报名。“我开始都不知道‘五证’是啥,后来打听了一下感觉程序很复杂。”
  记者了解到,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农民工子女入学须提供“五证”:身份证和户口簿;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暂住证;与本地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在本地的纳税证明;原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同意流出就学的证明;户籍所在地人口计生部门签发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采访中不少农民工表示,希望能简化办理“五证”的手续,统一办理时间,给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方便。
  6.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社会各界发出积极的呼吁,党和政府以及有关社会团体,采取了一些及时有效的措施。两会期间,有30位人大代表递交议案,建议公立学校敞开大门接纳农民工子女,政府应加强对私立学校的扶植和管理,确保农民工子女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表示,要鼓励流动人口子女到北京的公办学校上学,北京市应减免借读费,让流动人口子女可以和北京市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虽然人大代表在人大会上明确呼吁,教育部也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办学制定了相关政策,但仍然有不少问题。
  “学校的学生已达1380人,大大超出修建时计划规模的l200人。”成都市成华区红花学校校长孙庆新说。作为成都市的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民工子弟校”,早在2月1 日,红花学校就不得不在校门口挂出“名额已满”的牌子,计划的教学班是24个,现在已经增加到了26个。
  “从决定到建成这所学校,仅仅只用了23天时间。”孙庆新介绍,2003年8月8日成华区政府斥资300万元,决定专门修建一所学校,解决红花堰地区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2003年9月1日,成都市第一所“民工子弟校”建成,学校全称是“成都市成华区红花学校”。59名教职工也全部是从成华区属公办学校抽调来的。
  “现在每天都还接到很多想送子女来人学的电话。”孙庆新说,学校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为尽量解决前来就读的学生入学,红花学校不得不将学校的两个功能室当成教室使用。孙庆新指着她l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说,为了节约场地,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和政教处不得不挤在这个房间里办公。
  7.能进“民工子弟校”的孩子是幸运的,但学校的容量毕竟是杯水车薪。6日是成都市中小学校开学报名的日子,这天,暂住金牛区跃进村来自乐至县的姚民,带着8岁的女儿姚洪来到友谊小学,学校一位老师告诉他可以插班入学。姚民松了一口气。但看到立在校门口的收费公告牌的学费标准,他又倒吸了口凉气。姚洪上二年级,公告牌标明所缴费用735元。
  姚民说,他们夫妻俩一个月的收入是600元,除去房租和生活费,每月剩下不到100元钱。
  姚民开始犯难了。姚洪原来在乐至老家上学,姚民和他爱人都在成都打工,老家也没有人管孩子,春节期间,姚民专门回老家把孩子接到成都来。姚民来到学校校长办公室,再次向校长咨询。校长彭学坤告诉他,收费完全是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来收取的。友谊小学的收费已经是最低的了。走出校长办公室,姚民拉着女儿的手,看着一个个父母拉着孩子进出校门,他的眼睛湿润了。姚民最终还是没有给女儿缴费报名,走出校门口的他说,他已经到其他一些学校去看过了,但收费都超出他们家的承受能力。
  友谊小学对面有一所“都市外来人口子女学校”,收费相对要低一点。但姚民听说学校手续不齐,有可能办不下去,他又不敢选择。他说,准备再到一些公办学校去问问,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只得把女儿送回老家去。
  姚民担心“办不下去”的“都市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9日这天还是开学了,但校长张祖松自己对学校的命运都没个底,他说:“我不知道这所学校能不能办下去。”在玻纤瓦棚的办公室里,28岁的张祖松满脸疲惫,学校至今还没有取得合法的“出生证”。
  8.张祖松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宜宾教书,“去年底,我租下了这里的场地创办学校,但手续一直没有办下来。”由于消防设施等硬件条件不符合办学要求,金牛区教育局已决定取缔这所学校。校长办公室右侧是一栋三层高的楼房,12间教室就设在这里,不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共有200多个孩子入学,全部都是外来人口子女,其中小学6个班,中学2个班,还有一个学前班。”学校位于三环路内侧的金牛区跃进村一组,是外来人员聚集区。“我们组的户籍人口只有400多人,而外来人口就有5000多人。”跃进村一组副组长黄贵兴说,外来人口子女人学必须要有学校接纳才行。一方面面临着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又遭遇强烈的入学需求。
  张祖松处在一个尴尬的十字路口,“学校还没有购买电脑、试验设备,如果购置齐备,总投资需要30多万元。”学校能不能办下去?成了学校、家长、孩子最关注的悬念。7岁的黄惠读一年级,她的父亲黄勇说,“只暂时预交了100元钱的学杂费,谁也不知道学校能不能办下去,心里悬吊吊的。如果办不下去,娃儿又该到哪里去读书呢?”张祖松办的学校至今没领到“出生证”。学费问题难倒不少民工家长。
  9.“借读生不断增加,对校舍、图书馆、实验室等公共资源压力大,公办学校短期难达标。”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茂聪说,尽管国家多饮要求落实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保障农民工子女入学,全面取消借读费。然而,由于公办教育资源不足,这些措施往往难以落实。
  在农民工输人大省广东,2009年全省非户籍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学生达到279万人。为解决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广东出台了政策,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农民工子女凭积分入读公办学校制度。广州及珠三角多个城市也出台相应规定,居住半年以上,有固定住址、固定收入来源的农民,可为其6~15周岁子女申请接受义务教育。这一系列措施与实际情况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以中山、东莞等地试行的农民工子女“积分制入学”为例,很多农民工认为“看起来很美”,因为它只解决了外来工当中少数“白领”“精英”阶层的子女读书问题,对于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工而言,很难攒够供子女上学所需要的“积分”。
  广西来的农民工刘冶平夫妇表示,个人素质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有较高比重,他们只有初中文化,也根本没钱到广东买房,儿子转眼就到了上学年龄,“我们是没有指望能享受到如此的‘好政策’了。”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泰安市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学校校长王元成认为,虽然国家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然而现实生活中,没有城市户口的孩子,不能享受划片招生待遇。另外,他还表示一些公办学校千方百计设置门槛,甚至暗中强追交纳“赞助费”,这些现象的存在将一些农民工子女挡在了校门外。王元成说,那些有幸进入城里小学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升高中时将再次面临户籍障碍。而此时,他们返回老家就读,既面临父母对子女监护的缺失,又遭遇教育内容衔接的困难。
  入学难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隐忧。济南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王铉说:“在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工作不稳定,生活压力大,难以给孩子提供较好的就学环境。有的家长常年在外,有的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不少学生放学后无家可归,长时间在街上游荡,对这些孩子以后的成长将产生不利影响。”
  10.农民工子女上学难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作为一种办学新模式,去年8月,宁夏建成了首个农民工子女学校——银川市兴庆区二十四小暨新公民学校。又到了一年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旺季,这所学校和学校里的孩子怎么样了呢?新闻中心记者甘露、徐海鹏近日进行了走访。
  3月7号,开学第三周周一一大早,记者来到了位于银川市满春康居小区内的兴庆区二十四小学。气派的教学大楼,整洁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大大的操场,周边的灌木丛在初春显露出淡淡绿意。
  在同学肖文斌带领下,记者来到六年级四班的教室。教室里已经有十多名学生,大家相互问候着。肖文斌是这周的值日生,他赶紧拿出随身带的抹布从第一排依次擦桌椅,与他同组的伙伴,有的两人搭伴提水、洒水,有的在整理老师的教具,分享周末的乐事。一切显得井然有序、温馨和谐。记者随意走进其他几个班级,在每个教室的黑板旁,无一例外都贴着一张详细的值日单,里面列出每位值日生每天需要完成的劳动。
  肖文斌告诉记者,原先并不注意个人卫生,去年来到兴庆区二十四小。仅一个学期,就让家里人刮目相看。原本那个不讲卫生,不守纪律的邋遢小子不见了。“我们应该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说跟同学吵架,不讲卫生,迟到,乱说脏话的习惯,应该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好学生。”
  肖文斌并不是学校的一个特例。目前,兴庆区二十四小有学生1600多人,主要是以前在附近两所民办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去年建校之初,学校师生每天早晨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可是不到中午,学校就垃圾遍地,学生一身泥土。
  兴庆区二十四小党支部书记周宇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学校老师疲于清洁校园卫生,根本没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为此,学校上下形成共识,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我们就想,一个人的成长,有好习惯成就他大的一个未来。结合我们的学生的实际,从四个方面来入手,一个方面是他的卫生习惯,阅读习惯,还有运动习惯,准备习惯,从点点滴滴,带动方方面面,使他养成一个好习惯。”
  现在,学校每周举办各类教学观摩展示,每月举行朗诵、歌唱、绘画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还组织了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种学生兴趣小组。
  “每天进步一点点”是这所学校的校训。作为政府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办学新模式,银川兴庆区二十四小把每年3月定为学校的“好习惯养成月”,提出了“坐正立直、行走稳健”等10条学生文明礼仪常规,通过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行为养成方面“每天进步一点点”,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农民工的孩子跟随父母进入了城市。他们的教育不仅关系一代人的成长,也有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据了解,目前银川市兴庆区直属公办学校户籍外学生共有2万多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外来经商人员子女15000人,占学生总数的近30%,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我们必须采取‘两手’措施解决,一手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农村的学校建好,使优质教育资源不要都留在城市,让好的教师到农村去支教;另一方面,我们对农民工进城、孩子上学不因户口而受到影响,特别是义务教育。
  银川兴庆区二十四小学校门口刻着这样一句话:“改变世界历史的许多伟人们都有过迁徙的经历。农民工子女有着与伟人们一样的童年经历,他们中的精英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伟大人物,改变中国历史的人就在他们中间。”从这里,我们或许看到了孩子们的未来。
  三、作答要求
  1.给定资料反映了我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给定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25分)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300字。
  2.针对我国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5分)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3.结合给定资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自选角度。(50分)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证深刻,有说服力。1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作为风景画家的他在作品里加进了人的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______在每个人心底的______的诗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

作为风景画家的他在作品里加进了人的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______在每个人心底的______的诗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潜藏温柔 B.埋藏独特

查看答案

如果一定要找到油价上涨的凶手。连驾驶者自己恐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_____,因为消费者不断上升的欲望构成了石油公司____

如果一定要找到油价上涨的凶手。连驾驶者自己恐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_____,因为消费者不断上升的欲望构成了石油公司____的基础。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查看答案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口罩应注意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口罩应注意A.口罩用后应取下,将污染面向外对折 B.一次性口罩使用时间不超过8h C.纱布口罩应每24h更换一次 D.每次接触严密隔离的传染

查看答案

使用避污纸正确的方法是

使用避污纸正确的方法是A.掀开抓取 B.用镊子夹取 C.戴手套后拿取 D.经他人传递 E.从上面中间抓取

查看答案

下列监测措施中,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下列监测措施中,哪一项是不必要的A.肢体温度、肤色 B.精神状态 C.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D.头部CT检查 E.血压、脉搏、尿量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