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六溴-2,4-二硝基苯胺的村办企业。该厂只有一座大厂房,内分3个车间:东车间生产中间产品2,4-二硝基苯胺,中间车间为备料车间,堆放着强氧化剂氯酸钠、溴化物和2,4-二硝基苯胺。1996年1月26日下午16时,该厂备料车间的氯酸钠突然起火冒烟,正在厂办公室的厂长立即组织职工和附近村民救火。他们先是从离厂房约十几米的废水塘里拎水灭火,没有效果,后厂长让人迅速运沙子灭火,没等沙子运到,只听两声巨响,一股黑烟直冲天空,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厂房被夷为平地,前来救火的工人和村民死亡19人,受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这是一起因企业未按规定储存化工物料,救火措施不当所造成的特大伤亡事故。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要用干燥牢固的铁桶外包装,里面还要加一层塑料袋和牛皮纸进行防潮。强氧化剂单独存在不会自燃,但如果把它和有机物放在一起,便会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热量。本案例中,该化工厂的氯酸钠的包装是里面一个塑料袋,外面加一个编织袋。工人在用铁锹铲料时,难免把氯酸钠散落在外面。发生事故的前几天,当地持续高温,26日室外温度33℃,厂房房顶是石棉瓦,隔热性差,厂房内温度达40℃,塑料袋和编织袋本身就是有机物,于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放热,热量又加速了氧化反应,导致编织袋燃烧,引燃了旁边堆放的木头,冒出黑烟。由于厂长和工人用废水塘里呈酸性的水灭火,强氧化剂氯酸钠遇酸反应产生大量氯酸,氯酸在40℃下就会发生爆炸,第一声巨响就是氯酸遇热发生的爆炸。又由于备料车间同时堆放着2,4-二硝基苯胺,它遇高温高压气体冲击发生爆炸,产生第二声巨响,造成厂毁人亡。
根据以上场景,请分析该起事故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