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2009年7月15日7时30分左右,Q特钢公司在空分装置检修中,因冷箱内珠光砂大量喷出,发生分馏塔上塔倒塌事故,造成3人

  • 题目分类:66题库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2009年7月15日7时30分左右,Q特钢公司在空分装置检修中,因冷箱内珠光砂大量喷出,发生分馏塔上塔倒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
2009年7月12日7时30分左右,现场管理人员发现6000 m3/h空分装置分馏塔冷箱中外壁有结霜现象,当即紧急停车并安排对分馏塔进行检修。Q特钢公司管理人员组织将分馏塔内的低温液体进行排空,13日用压缩空气对装置进行吹扫加温。14日17时,Q特钢公司管理人员与临时雇用的扒砂作业负责人一起查看扒砂现场时,嫌分馏塔冷箱原有的扒砂孔(直径为320 mm)太小,影响扒砂速度,要求在冷箱原扒砂孔旁边开一个大些的扒砂口。15日6时许,在未办理动火作业票证的情况下,Q特钢公司管理人员安排工人在冷箱原扒砂孔旁边开了一个U形(600 mm×800 mm)的扒砂口。7时许,扒砂人员在未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的情况下,开始通过扒砂口进行扒砂。7时30分左右,冷箱内珠光砂大量喷出,分馏塔上塔倒塌,造成现场扒砂作业人员3人死亡,8人受伤入院观察治疗。
经专家组现场勘察、调查分析,认定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在扒砂作业前,对分馏塔冷箱的加温不够充分,冷箱基础温度尚未达到0 ℃以上,泄漏到冷箱内的低温液体并未彻底去除,不具备“扒砂”的安全作业条件。在此情况下,扒砂作业人员即通过割开的比原扒砂孔大得多的U形扒砂口进行扒砂作业,因扒砂速度快,外界热空气大量进入冷箱,冷箱中存有的低温液体急剧汽化膨胀导致冷箱外壁破裂,大量珠光砂喷出,最终导致分馏塔上塔倒塌。
事故发生后,Q特钢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调查报告整改措施,对企业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各级岗位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委托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安全评价活动等。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此次坍塌事故报告的内容。
2.Q特钢公司委托给评价机构的安全评价属于哪种类型?简述该类安全评价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3.Q特钢公司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哪几方面费用?
4.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5.简述Q特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下列关于防范熔融金属及熔渣泄漏、爆炸及灼伤事故的措施,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防范熔融金属及熔渣泄漏、爆炸及灼伤事故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冶金炉冷却水系统分别设置备用冷却水泵,采用双电源进行供电 B.感应电路设置炉壳保护接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防止水冷件漏水引发高温熔体遇水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防止水冷件漏水引发高温熔体遇水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余热锅炉不正常信号应反馈给铜冶炼炉自动化控制系统 A.余热锅炉不正常信号应

查看答案

下列纯净气体中,会导致中毒症状的是( )。

下列纯净气体中,会导致中毒症状的是( )。 A.氮气 A.氮气 B.氧气 B.氧气 C.氩气 C.氩气 D.氙气 D.氙气

查看答案

空气的成分见下表,采用深度冷冻法逐步降低温度,分离空气最先可以得到的气体成分是( )。

空气的成分见下表,采用深度冷冻法逐步降低温度,分离空气最先可以得到的气体成分是( )。 A.氮气 B.氧气 C.氙气 D.氢气

查看答案

架空煤气管道(上方通过)与铁路、道路和其他管线的最小垂直净距,不符合规定的是( )。

架空煤气管道(上方通过)与铁路、道路和其他管线的最小垂直净距,不符合规定的是( )。 A.架空煤气管道与1 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外侧边缘的最小垂直净距是1.5m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