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试题二(共 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C函数,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1】 函

  • 题目分类:软考初级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试题二(共 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C函数,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1】

函数Counter(int n, int w[])的功能是计算整数n的二进制表示形式中1的个数,同时用数组w记录该二进制数中1所在位置的权。

例如,十进制数22的二进制表示为10110。对于该二进制数,1的个数为3,在w[0]中存入2(即21)、w[1]中存入4(即22)、w[2]中存入16(即24)。

【C函数 1】

int Counter(int n, int w[])

{ int i = 0, k = 1;

while ( (1) ) {

if (n % 2) w[i++] = k;

n = n / 2; (2) ;

}

return i;

}

【说明 2】

函数 Smove(int A[], int n)的功能是将数组中所有的奇数都放到所有偶数之前。其过程为:设置数组元素下标索引i(初值为0)和j(初值为n-1),从数组的两端开始检查元素的奇偶性。若 A[i]、A[j]都是奇数,则从前往后找出一个偶数,再与 A[j]进行交换;

若 A[i]、A[j]都是偶数,则从后往前找出一个奇数,再与A[i]进行交换;若 A[i]是偶数而A[j]是奇数,则交换两者,直到将所有的奇数都排在所有偶数之前为止。

【C函数 2】

void Smove(int A[], int n)

{ int temp, i = 0, j = n-1;

if ( n < 2 ) return;

while ( i < j ) {

if ( A[i] % 2 == 1 && A[j] % 2 == 1 ) { (3) ; }

else if ( A[i] % 2 == 0 && A[j] % 2 == 0 ) { (4) ; }

else {

if ( (5) ) {

temp = A[i]; A[i] = A[j]; A[j] = temp;

}

i++, j--;

}

}

}




参考答案:

●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和e条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所有边链表中边结点的总数为 (39) 。(3

●对于一个具有n个结点和e条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所有边链表中边结点的总数为 (39) 。(3

查看答案

试题三(共 15分) 阅读以下说明、C函数和问题,将解答写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1】 函数test_f

试题三(共 15分) 阅读以下说明、C函数和问题,将解答写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1】 函数test_f

查看答案

试题四(共 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C函数,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函数del_substr(S,T)

试题四(共 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C函数,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函数del_substr(S,T)

查看答案

试题五(共 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试题五(共 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和C++代码,将应填入 (n) 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查看答案

●在需要经常查找结点的前驱与后继的场合中,使用 (40) 比较合适。(40) A.单链表 B.循环链表 C.链栈

●在需要经常查找结点的前驱与后继的场合中,使用 (40) 比较合适。(40) A.单链表 B.循环链表 C.链栈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