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案例十一:背景资料: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问题: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事件二,不可索赔,因为上述费用为该项目部施工不当造成,所以不能索赔;
事件三,若地质条件符合勘查报告,则不能索赔;若地质条件不符合勘查报告,则能够索赔。
2.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
3.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4.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