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关于侮辱罪与诽谤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16题)

  • 题目分类:66题库
  • 题目类型:单选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关于侮辱罪与诽谤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16题) A.为寻求刺激在车站扒光妇女衣服,引起他人围观的,触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未触犯侮辱罪
B.为报复妇女,在大街上边打妇女边骂“狐狸精”,情节严重的,应以侮辱罪论处,不以诽谤罪论处
C.捏造他人强奸妇女的犯罪事实,向公安局和媒体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触犯诬告陷害罪,未触犯诽谤罪
D.侮辱罪、诽谤罪属于亲告罪,未经当事人告诉,一律不得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下列哪一行为不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2012年·卷二·16题)

下列哪一行为不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2012年·卷二·16题)A.监狱监管人员吊打被监管人,致其骨折 B.非法拘禁被害人,大力反扭被害人胳膊,致其胳膊折断 C.

查看答案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54题)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卷二·54题)A.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甲虽未能成功勒

查看答案

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

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

查看答案

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2003年·卷二·42题)

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2003年·卷二·42题)A.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

查看答案

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

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