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氯气的漂白性”。
材料二某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1》“氯气与水的反应”的教学片段。
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我们偶尔闻到的自来水散发出的刺激性气味就是余氯的气味。
氯气溶于水为什么能杀菌消毒呢?在25℃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在常温下,溶于水中的部分Cl2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次氯酸(HClO)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次氯酸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氯水也因为含有次氯酸而具有漂白作用。
次氯酸是很弱的酸,不稳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下易分解放出氧气:
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因此,人们已开始研究并试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如二氧化氯(ClO2)、臭氧等。
试验4-4
试验4-5
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气作漂白剂,但因氯气的溶解度不大,而且生成的HClO不稳定,难以保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效果也不理想,在Cl2与水反应原理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验、改进,才有了今天常用的漂白液和漂白粉。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了实验的基本方法,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要求:
结合上述材料,完成“氯气与水的反应”片段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