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5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3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提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到2020年,构筑起由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会议认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先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会议强调,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搭好基础性框架,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覆盖全面、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2.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日益严峻,另一方面却是数量庞大的可再生资源仍被肆意浪费。据中国再生资源利用协会统计,我国每年可以回收利用但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高达350亿至4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世界500强一年的销售收入。
我国是世界第一的橡胶消耗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废旧橡胶发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记者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了解到,我国橡胶资源仅占世界橡胶资源总量不足10%,每年缺口在50%以上,橡胶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但是我国废旧橡胶利用率却仅为65%左右,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范仁德说,到2020年我国废旧橡胶发生量将达600多万吨,如不改变目前的利用结构,橡胶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
我国家电业已是一个超过6000亿元市场规模的成熟产业,相应的电子废弃物以每年8%至10%的速度攀升。专业人士介绍说,电子废弃物中有大量贵重金属,如金、银、铬、镍等,但我国现在一方面大量开采这些贵重金属,另一方面又在加剧浪费和污染。
不久前江苏省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仅江苏省每年产生的可回收废物量总价值就高达600亿元,其中废钢铁500万吨、废塑料30万吨、废玻璃90多万吨、废纸400万吨、有色金属80多万吨。仅以废钢、废纸进行回收利用测算,可实现新增钢产量420万吨、节约焦炭147万吨、铁矿石850万吨,新增纸及纸板320万吨以上、节约木材1000万立方米,节电10亿度、节水6亿吨以上,仅节水一项就相当于150个南京玄武湖。
本文来源:新都教育(http://edu.newdu.com)
3.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指出,要完善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4.近年来,不少国家开始反思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建设循环经济视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从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层次加以推动。
首先,政府发挥了引导作用。在推动循环经济建设、转变社会观念方面,政府一方面动用法律和行政手段,明确规定企业和公众的义务;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和教育,促使企业和公众自愿加入循环经济的建设之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欧、日等陆续制定了各种循环经济法。其中既有综合性法律,如德国的《循环经济法》、日本的《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也有行业法规,如日本的《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德国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法》等。除制定相关法规外,政府还通过调整税收和收费,引导企业转变经营观念。主要措施包括:(一)征税政策,如德国为促进企业对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使用,对使用汽油、电能等进行生产的企业征收生态税。(二)收费政策,如日本规定消费者废弃家电时必须承担废旧物资循环费。(三)优惠政策,欧美国家对使用循环物质生产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或减免其税款。另外,开展社会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也是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的一大途径。例如,利用电视、报刊、因特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循环经济,鼓励公众更多地购买含有循环物质的产品;加强各级学校相关课程的教授,培养公民的循环经济观;利用“循环日”或“循环月”大规模造势等。
第二,企业发挥了核心作用。企业在生产中运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成为实践循环经济的主力。具体做法包括:减少能源使用量。首先就是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欧、日等国就要求耗能大户制定节能方案,确定阶段性节能目标,并鼓励它们改造生产技术,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另外,企业还通过大力开发节能产品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比如,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刺激下,一半的德国工业企业都重新设计了更简捷实用的包装,有的省去二层包装,减少垃圾的产生。美国杜邦公司1994年就通过放弃或减少对某些有害环境化学物质的使用和对本公司产品的回收,使生产造成的塑料废弃物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提高循环利用率。如德国的宝马汽车公司在设计阶段就十分重视零部件的可拆性、互换性和装配性。汽车报废后,70%的零件可以返用。企业间倡导物资循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已成为世界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潮流,其基本设计思想是:各企业通过购买的方式将其他企业生产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作为自己的生产原料,在整个园区内实现封闭的物质循环链,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
第三,社团组织发挥了促进作用。在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半官方、行业、社区、民间监察等社会团体扮演着十分活跃的角色,其中包括:负责废物回收。一些欧美非营利性组织专门经营废品回收。这些组织一般由行业协会与大包装公司进行协商后组成,运作资金主要靠会员企业缴纳的会员费和回收费,当年盈余或返还给企业,或用来资助相关领域的研究。协助政府立法。美国一些民间组织拥有全职的工作人员,有明确的近、中期目标。他们往往能够形成院外压力集团,在州、联邦政府各个层级对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并参与和帮助相关法律的起草。自愿制定一些行业标准。如日本“经团联”1997年发表了《保护环境的自愿行动计划》,目前已有41个工业行业的142个组织加入。开展培训与宣传。一些民间组织定期与其他机构(如科研机构)共同举办短期培训和研讨会,对各社区、企业和公众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向小型企业分发宣传册、指导手册,同时教育民众如何减少家庭垃圾。一些组织还建立了庞大的信息网络,提供各类循环信息。如建立“循环及物资减量使用数据库”;建立热线和网站;将回收组织的相关资料汇编成册,提醒公众哪些机构长年回收电池等家庭有害废物,并定期对内容进行更新。
5.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公司是被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成为全国废旧金属再生利用领域的试点企业。近年来,豫光金铅集团公司利用技术优势,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治理环境污染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发展格局。
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司从2000年起,自制设备工艺、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不断加大再生资源利用力度,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了10万吨再生铅项目,年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15万吨,年产合金铅4万吨,铅泥6.4万吨,聚丙烯8000吨,新增销售收入9.6亿元。单位能耗指标按标煤折算降低100公斤,硫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97%和98.5%。
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间互动,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实要求。公司通过建立铅锌联合生产模式,完善整体工艺流程,发挥了铅锌互补的产业结构优势,实现企业内部物料大循环,形成了诸多产业链。从铅锌精矿中回收金、银、铜、锑、铋、铟、镉等10余种稀有金属;冶炼产出的电铅、电锌产品除市场销售外,部分经深加工制成蓄电池、矿灯等电源产品的原材料;对铅锌冶炼中烟气进行治理回收,年产硫酸38万吨;通过对铅渣烟化提锌,合成硫酸锌和氧化锌,或运往氧化锌厂生产其他产品。
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突破技术瓶颈,以研发先进生产技术和废旧资源再利用技术为支撑,力求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污染排放物消化在生产过程中。为此,公司制定专利技术战略规划,加强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铅冶炼行业,率先运用了二氧化硫非定态转化制酸技术,解决了传统炼铅工艺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年产硫酸15万吨;加大对鼓风炉还原炼铅工业化装置配置及应用的研究,已开发15项专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需要依靠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来保障其有序发展。公司牢固树立“铅锌工业无废物”“消除浪费无极限”的观念,围绕发展循环经济,结合企业工作实际,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创新。认真贯彻实施国际管理标准,全面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开展企业管理年、岗位大练兵、精细化管理、科技成果评审奖励等活动,不断增强各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自觉性。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看成本、奖金分配看消耗”的考核机制,将铅锌冶炼回收率、直收率、能耗率、渣含铅率等技术指标纳入各生产单位和管理部门的目标责任书,奖优罚劣,促使各单位加强有效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6.目前,资源过度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资源方面:一棵树成长成材要花50年时间,但把它砍下来只需几分钟。据统计,中国一次性筷子每年浪费的木材数量惊人,达到166万立方米。一些活动讲究排场,大吃大喝。酒店、食堂吃剩的粮食、鱼肉类、蔬菜、瓜果、酒、饮料等方面的浪费不计其数。
燃油方面:私车过多,每辆车的乘客数量比起燃油耗费量来说显得过于奢侈。汽车消费追求豪华型、大排量,社会普遍没有侧重公共交通事业的建设,结果导致燃油耗费严重,造成燃油稀缺。低技术含量及高浪费的消费方式,是当前我国石油消费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我国西部地区产油丰富,但石油行业炼油技术含量低,且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供油管道,不但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力,还不能自供己需,加大了对进口的依赖。因此,要解决能源的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提高石油加工业的技术含量。
煤方面:很多用煤企业生产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目前全国煤矿资源回收率仅在40%左右,特别是小煤矿的回收率只有15%,从1980年至2000年,全国煤矿资源浪费280亿吨。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国将有560亿吨煤矿资源被浪费。
电力方面:室内能见度很好的上午,几盏大吊灯毫无顾忌地开着;商场里冷气大开,但门也大开,冷气都可以跑到几十米的远处;形象工程的亮灯工程彻夜不熄;电视机、VCD、空调等家用电器关机后仍处于待机状态,多数家庭从不把白天不用的家用电器插头拔掉;日常工作中,下班关闭电脑主机后不关显示器、不关打印机电源开关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全国所有的办公电脑下班后都如此“关闭”,每年浪费的电将在12亿度以上……这种浪费,让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人士感到异常不解,责备我们在“奢侈地使用能源”。
从中国发电量增长率来看,中国电力供应短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供应不足,而是由于电力利用的粗放和浪费。中国绝大多数钢铁公司每吨钢的耗电量远高于美国、日本同行。即使是水电厂、火电厂等电力供应单位,其自身浪费的电能也很多,其中水力发电厂有10%的电力是被电厂内部消耗掉的。
建筑方面:住房消费追求大面积、高标准,楼层和室内设计不合理,每户的居住面积过于宽大奢侈,建筑材料的节能性不好,等等,每多一处建筑就多一份土地、水、电等方面的资源浪费。一些城市建设贪大求洋,尤其是中国各地许多形象工程的利用率低下,闲置期过长,造成土地、建筑成本等方面的浪费。
水资源方面:每家每户大手大脚用水,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目前,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880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全国约有7000多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标准的地下水。20年来,全国地下水开采量平均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地下水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4.0%增长到2000年的19.8%。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在城市用水总量中,地下水占30%。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水质下降,还呈现出由点向面、由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趋势;已诱发46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全国还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
此外,中国对太阳能、风能的利用率也很低,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被白白浪费。
7.如果以图形为例,循环经济,无疑是一个美丽的圆,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圆心,圆弧的起点是资源,依次划过产品、废弃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终点又回到再生资源。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在经济指标上去的同时,还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全国人大代表S说。随后,他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给记者画了一个圈:秸秆喂牛—产出牛奶—牛粪发酵—出沼气—渣施肥—催玉米—玉米收割—生秸秆。他说:“就是这个圈转起来,让石家庄一年‘赚’了27亿元。”
“越来越多的地方尝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甜头。”M部长说,“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消耗、废弃物处理、再生资源、社会消费等环节都需要明确的要求和措施。”
“关键是转变观念,大家都知道循环经济是个好东西,但具体操作起来要找好突破口,我觉得首先要从节煤、节电、节油、节水抓起,减少能源的消耗量。”Y代表说。
三、作答要求
(一)阅读“给定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150字。
2.“给定资料5”介绍了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公司在再生利用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请概括其形成现有发展格局所采取的具体措施。(15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二)“给定资料4”画线部分提到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原则。请谈谈你对这一循环经济原则的理解。(15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400字。
(三)“给定资料6”中介绍了我国存在的资源过度浪费现象。为此,××环保组织决定呼吁大家厉行节约,作为该组织的负责人,请你以该组织的名义草拟一份倡议书。(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3)不超过400字。
(四)“给定资料7”中,人大代表S提到:“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停留在纸面上。”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句话的领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1000—1200字。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