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6年10月5日18时24分,某市发生2.9级地震,大约半小时后,B煤矿调度室接到井下报告,21235掘进工作面下巷发生冲击地压,矿震监测系统显示震级为4.1级。矿震发生时,21235下巷掘进工作面已经掘进850m,事故当班为检修班,主要进行防冲卸压工程、巷道加强支护和清理等项工作。冲击地压造成21235下巷从280m至窝面巷道不同程度变形,风筒从355m处被撕裂,无法向巷道里段进行供风;280~450m处巷道内加强大立柱向上帮歪斜,上帮棚腿向巷道内滑移;450~500m、515~555m段顶底板基本合拢;555~575m为锚网+喷浆+锚索梁支护的已维修段变形量较小;580~625m段巷道部分地段底鼓变形严重,巷道高度仅有0.6~0.9m;625~645m巷道底鼓变形严重,巷道基本合拢;645m至窝面变形量不大,仅有轻微底鼓。当日20时46分,集团公司救护大队通过对事故地点气体进行监测,监测到现场瓦斯浓度高达20%,温度为35℃,通信与人员定位系统瘫痪。 一、事故直接原因
B煤矿矿区煤层顶板为巨厚砂砾岩,事故发生区域接近落差达50~450m的F15逆断层,地层局部直立或倒转,构造应力极大,处在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煤层开采后,上覆砾岩层诱发下伏F15逆断层活化,瞬间诱发了井下冲击地压事故。
二、事故间接原因
B煤矿对采深已达800m、特厚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不确定性因素认识不足,采取的煤层深孔卸压爆破、超前卸压爆破、煤层深孔注水、大直径卸压钻孔、断底卸压爆破等措施没能解除冲击地压危险。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以下问题(共25分):
1.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8号),矿井防治冲击地压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2.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8号),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应采取哪些综合性防治措施?
3.请列举必须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的几种情况。
4.当作业现场发生冲击地压时,应采取什么应急措施?
5.在严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可根据巷道底板岩性采取底板卸压、底板加固等措施。请分别列举底板卸压和底板加固的方法。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