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央政法工作会议1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总书记着眼全面深入做好新时代政法各项工作,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新时代政法事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既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创造了社会稳定的奇迹,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重大决策、重大举措的带动下,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呈现历史性新局面,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重要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关键原因就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政法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不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征程中,要基本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并就“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行专门部署,开启社会治理迈向格局构建的新阶段。本次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总书记围绕党的领导、工作任务、司法改革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要求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
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各类矛盾风险交织叠加,给社会治理体系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涌现,快递贩毒、网上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新问题随之而来,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绕不过去的问题。再如,超大城市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网络舆情治理等热点话题、难题,社会主体有效参与的渠道和方式仍在摸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适应形势变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让更多的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更加多元的方式实现社会治理、更加公平地享受社会治理成果,才能让社会治理格局更加清晰、效能日益彰显。
总书记早就强调过,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在新时代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归根到底就是要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新征程上,我们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善于把社会治理效能转化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开创政法工作和社会治理新局面,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民族复兴汇聚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