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物质的量”教学的导入情境:分别取20g黄豆、绿豆和大米,请同学(2人或4人一组)数这些豆子、米各有多少粒。要求:最短时间内准确地数出来。 颗

  • 题目分类:教师资格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物质的量”教学的导入情境:分别取20g黄豆、绿豆和大米,请同学(2人或4人一组)数这些豆子、米各有多少粒。要求:最短时间内准确地数出来。

颗粒越小,数目越多,数起来越困难,同学们为了快而准确地数,就自然地会将它们分成堆,一堆一堆的来计量。

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是比豆子、米小得多的粒子,当我们要对它们计量时,更需要一堆一堆的进行,这样一个“堆量”就是“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问题

(1)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为什么需要精心创设导入新课?

(2)请分析该情境创设的特点。

答案解析:

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1所示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1所示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的半径和离子的电荷值。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电荷值越大,离子键越强。K2O、MgO、CaO三种物质中离子键由强变弱的顺序是( )。

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的半径和离子的电荷值。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电荷值越大,离子键越强。K2O、MgO、CaO三种物质中离子键由强变弱的顺序是(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