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的高度
消费扶贫,顾名思义,就是打通线上线下渠道,鼓励城里的消费者去购买和消费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工艺品等,从而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它和政府主导的给钱、给物等传统扶贫方式不同。这种扶贫方式,既借助了市场化的物质力量,同时激发了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和公益精神,以及贫困户的自立自强精神。
消费扶贫具有社会参与广泛、主动性强、积极性高等优点。它使物质消费者行为具有履行社会责任,做社会公益的高尚感;它给贫困地区群众带去通过劳动和产品自力更生的尊严感,打造本地品牌的集体荣誉感。
扶贫消费体现着社会责任感、公益心等高尚精神。购买贫困地区产品体现了公益心,以及参与扶贫工作的社会责任感;还带有培育、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的使命感。消费扶贫,看准了城市消费者对乡村原生态、绿色、有机农产品和特色工艺品的消费需求,以及贫困地区产品由于信息、技术、渠道、品牌等弱势而“好酒埋酒巷”的尴尬处境。由此,它把满足农产品市场需求和扶贫工作进行了有机衔接。这既培育了农产品消费市场,也营造了扶贫氛围,普及了公民责任教育。当然,除了给消费者荣誉感,消费扶贫还会给贫困地区的生产者带来精神和物质动力。
靠优质产品、本地品牌脱贫,会给贫困户带来个人尊严感、集体荣誉感。一是靠劳动创造价值的尊严,二是生产优质产品的自豪感,三是对本地品牌的荣誉感。靠贫困户自身劳动创造产品去致富,带来的不仅是收入增长,更重要的是对自身价值、尊严的信心。比如,远近闻名的江西上饶鸡腿,云南宣威火腿等优质产品就给当地贫困户创造了收入增长和精神归宿感。此外,如果我们还能构建起本地生产、加工、物流、电商等产业链,打造出地方特色品牌,无疑还会带来集体荣誉感。
当然,作为新兴扶贫形式,消费扶贫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混乱,贫困户参与能力弱,一些人打着扶贫的名义搞悲情营销损害消费者利益和感情等。
对此,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消费者、电商平台的广泛参与。以政府主导,以企业和消费者作为主力,依托网络技术、电商平台、管理模式去创新。政府要营造氛围,广泛发动企业和消费者参与;还应该出台政策,搭建统一规范平台。比如,成立消费扶贫联盟、生产者联盟等做好供需对接和产品质量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同时,政府要调动企业力量,鼓励各类企业、电商平台、扶贫办加强合作,打开渠道,简化交易流程,确保产品价格稳定;以及举办网购节等活动来营造社会氛围。最后,支持电商平台升级技术和服务体系。对接贫困户,做好质量监管和溯源;通过产品创新实现产品溢价和销量增长;完善技术检测体系杜绝虚假悲情营销等。
如此,消费扶贫的价值日益凸显,它综合了市场力量,它激发了社会广泛参与,它兼有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双重高度。让我们足够重视,充分引导,借力政府、企业、电商平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广泛参与,统一协调,做大做好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