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材料: 互联网时代,媒介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迁,粉丝文化的崛起就是其中一道重要的风景。新媒介技术的易于掌握与可接触性,使包括粉丝在内的普通受众获得了一种媒介赋权,拥有自主表达的话语权利与传播渠道。粉丝作为媒介文化产品消费群体的中坚力量,对流行文化有着强烈的“情感感受力”、巨大的消费热情和文本再生产能力。
毋庸置疑,粉丝文化表达的丰富与繁荣和媒介技术的进步与支撑是分不开的。技术的便利为粉丝释放情感提供了渠道,为粉丝与媒介源、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互动,粉丝文化表达与文本生产提供一种技术的支撑与表达的赋权。
以前,粉丝的文化表达囿于写信、打电话等形式,表达空间隐于公众视野之外,不被他人关注知晓。互联网等新的媒介技术赋予人们更多的表达技能与表达空间,使得粉丝评论行为从后台移到前台成为可能。
在媒介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粉丝文化表达空间也沿袭从后台走向前台的发展路径。在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占主流的时代,粉丝文化表达的呈现是滞后的、点缀性的存在,异时空且不同步。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粉丝在虚拟世界里拥有可以聚集的独属空间,粉丝社区、评论专区或是附缀在媒介源播放窗口下方的下拉区域,使粉丝有了可以进行文化表达的独立空间。如今,弹幕等社交媒介的出现,粉丝文化的表达空间已然从后台移至前台,以共时空覆盖式的呈现方式,彰显粉丝文化力量的崛起。这种变革轨迹,足以说明媒介技术的发展是如何顺应粉丝的文化表达需求的。
弹幕(barrage)原是军事用语,指密集的导弹发射技术,作为媒介技术用语起源于日本的一个动漫网站,2009年6月传入我国。弹幕技术使包括粉丝在内的受众能够将自己的一句话评论发布在屏幕空间上,粉丝评论空间叠印于视频观赏空间之上,而且是以即时的、众声喧哗的文字流的视觉方式呈现,能够营造一种集体在场共同欣赏的消费感受。弹幕技术实现了粉丝文化表达的即时可见性,使粉丝的文化表达空间由后台移至前台,受众评论空间与剧作表演空间并置,以往观影之后再发表评论的滞后性行为,得以实时显影于公众视野中。弹幕技术也增强了受众之间的互动性,粉丝观剧的同时,也能顺带浏览其他网友的评论,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网友进行即时互动,营造一种“网络广场”的社交场景,这种新兴的网络互动形式使观看者对视频内容的共鸣体验得以即时互动回应,满足了粉丝们寻求认同的心理。
弹幕技术还从虚拟空间延伸到了现实空间。bk2014年开始,国内电影市场陆续推出弹幕电影。现场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可以实时发布观影感受,而其评论会立即出现在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上。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公共空间里,受众通过这样一种在线的沟通方式交流观影感受,彼此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影院既是消费空间又是生产空间,双重新鲜的消费体验对受众无疑是一种吸引和召唤。弹幕这种新媒介技术正悄然而迅速地更新着粉丝消费媒介文化产品的方式与体验,不仅将粉丝文化表达前台化,而且还营造了一种实时互动的粉丝聚合,使得潜隐在媒介产品背后的强大的粉丝力量以一种公开可见的方式得以呈现和彰显,构建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与传播环境。
粉丝作为媒介消费群体中最积极、最有动力的一个群体,日益发展壮大为社会文化资本中不可小觑的文化力量。粉丝的生产力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获得极大的提高,粉丝群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粉丝文化的出现与发展,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文化的一个鲜明表征,它锻造着新的媒介生态,深刻改变当代媒介文化的格局。
(摘编自张建敏《媒介技术驱动与粉丝文化表达变迁》,有删改)
问题:
(1)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相比,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介技术赋予了粉丝文化表达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2)弹幕技术是如何将粉丝文化表达从后台移至前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