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2005年3月,刘某在香港以84万港币购买了12公斤金条。次日上午,刘某携带经过伪装的黄金从海关入境,入境时未向海关申报

题目内容:
2005年3月,刘某在香港以84万港币购买了12公斤金条。次日上午,刘某携带经过伪装的黄金从海关入境,入境时未向海关申报,企图将黄金偷运往内地销售。经鉴定,该批黄金价值人民币100万元,应缴纳关税8万元。下列对刘某行为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刘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刘某的行为构成走私贵重金属罪
C.刘某的行为构成逃税罪
D.刘某的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

《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请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查看答案

甲乙相互欠款,在还款期限已到时,任何一方可主张将欠款相互充抵,当事人享有的这一抵销权属于(  )。

甲乙相互欠款,在还款期限已到时,任何一方可主张将欠款相互充抵,当事人享有的这一抵销权属于(  )。 A.请求权 B.支配权 C.抗辩权 D.形成权

查看答案

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的有(  )。

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的有(  )。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 C.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法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与其民事权利能力范围不同 B.法人一旦被申请宣告破产,民事行为能力即终止 C.不同类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