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阅读关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要求:“

  • 题目分类:高中地理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阅读关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部分内容。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下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在强大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或侵入到地壳之中,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作用变成碎屑物质:碎屑物质经过搬运作用迁移到地势相对较低的地区,再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沉积物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岩浆岩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在地球内力作用下上升到地表,再次经受风化等外力地质作用,或者重新深入到地下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这一过程便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差异加大;外力作用则可夷平地表,使地表差异减小。正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岩石圈的物质才会不停地循环运动。
请回答31-31题
要求: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材料一 欧洲西部的莱茵河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到20世纪50年代严重恶化。当时的菜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

材料一 欧洲西部的莱茵河从18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到20世纪50年代严重恶化。当时的菜茵河被人们称为“欧洲下水道”,污染治理难度十分巨大。1950年7月,

查看答案

材料:地球表面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常见的地质构造。下面是王老师关于高中地理“地质

材料:地球表面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常见的地质构造。下面是王老师关于高中地理“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说课片段: ……

查看答案

材料一:波波湖是玻利维亚“第一大咸水湖”,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水源地。材料二:下图为玻利维亚地形图和波波湖卫星图片。 请

材料一:波波湖是玻利维亚“第一大咸水湖”,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水源地。材料二:下图为玻利维亚地形图和波波湖卫星图片。 请回答26-26题 26.(1)波波湖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题 下图为2015年8月~2016年3月涌入欧洲难民的迁移路径示意图。 请回答22-23题 此次涌入欧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题 下图为2015年8月~2016年3月涌入欧洲难民的迁移路径示意图。 请回答22-23题 此次涌入欧洲难民的主要来源地是( )。 ①北

查看答案

上述区域冰川面积最大的主要成因是( )。

上述区域冰川面积最大的主要成因是( )。A.平均气温最低 A.平均气温最低 B.植被覆盖率最高 B.植被覆盖率最高 C.山坡坡度最大 C.山坡坡度最大 D.降水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