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质革命”打造“精品制造”
总书记说:“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然而,我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诸如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产业机构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等。打破中国制造业当下存在的桎梏需要多管齐下,以“品质革命”打造“精品制造”,有效满足民众的需求。
完善市场准入,推进品质制造。市场准入机制的完善与否是推动品质革命的一大关键环节,而现实景象往往与之功用背道而驰,冗杂的审批及目录、低端的环保设备、不合理的收费标准成为一道又一道关卡,阻碍其进一步发展,长此以往,大众消费品便得不到有效的创新和供给,制造业的发展空间也会被极大地限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因此,不断完善市场准入,持续完备制造业体系及相关产业链,才能使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延伸。
弘扬工匠精神,推进品质制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化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我国供给侧存在的不足:企业品牌意识低下、同质化竞争严重、盲目抄袭模仿。如果想进一步化解矛盾,那么就得用工匠精神来打造中国精品,用中国品牌来讲好中国故事。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唯有动心忍性方能滴水穿石,中国也不乏演绎的典型,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华为跨国拼出亿元业绩,阿里通过网购逆袭传统零售......故而,只有立匠心、树匠人、出精品,才能推动中国制造迈上高阶。
强化监管力度,推进品质制造。好的准入门槛往往是推动中国制造的基础和前提,但是要想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还必须得有严格的监管机制作为保障。国民竞相抢购的外国产品其实不少属于“中国制造”,但是由于民众相信相关产品在出口时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所以对其品质信而不疑。民众之所以产生这一心理,是因为对我国制造业质量监管存在质疑,最终进一步引发了产品号召力的匮乏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流失。因此,应该在全社会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建立企业黑名单、惩罚性巨额赔偿等制度,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总理也说:“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在某些领域能完成突破,就能为未来打一个很好的基础,让中国制造十年磨一剑,十年上一个新台阶!” 用中国精品制造讲好中国故事是一门艺术,必须从市场准入、工匠精神、监管力度三方面入手,才能讲大中国故事,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