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

  • 题目分类:研究生入学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如何看待高考英语改革

2013年10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的《201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显示,从2016年起该市高考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占30分,阅读写作等占70分。这一举措引发了各方对高考改革的热烈讨论。支持者的理由如下。第一,语文高出英语分值80分,有助于强化母语教育,因为不少学生对外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远远超过语文。第二,母语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学好母语才能学好包过英语在内的其他科目。第三,很多中国人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但除了升学、求职、升职经常需要考英语,普通人在工作、生活中很少用到外语。第四,此举可以改变现有的“哑巴式英语”教学的状况,突出英语作为语言的实际应用作用。反对者的理由如下。第一,没必要那么重视语文,因为我们就生活在汉语环境中,平时说的、看的都是汉语,喊着“救救汉语”的人实在是杞人忧天。第二,普通人学习英语时不可能像学习母语时那样“耳濡目染”,若还要在学校里弱化英语教学,那么英语就更难学好了。第三,中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并不全是因为英语,英语改革需要有周密的调研,高考改革也应从全局考虑。第四,这一举措把中小学(微博)英语教学负担推给了大学,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因为学生读大学时还得参加四六级英语考试,而检验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以后的就业情况。(改编自《北京高考改革方案: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人民网,2013年10月28日;《英语特技教师:反对高考英语改革的九点理由》,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10月24日。)参考答案支持者:1、【因果无关】英语分值减少未必就会减少投入,即便减少英语投入,不一定就会增加语文投入,就算增加语文投入,也不意味着就能强化母语教育。2、【过于绝对】外国人不学习语文,照样可以学好英语。3、【不当假设】不当假设学习英语的作用就是直接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学习英语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其自身的专业,进行学术交流等。4、【混淆概念】考“听力”和“阅读”,和说英语是不同的概念。反对者:1、生活在汉语环境中,未必就能够精通汉语文化。例如,有些文盲。2、【偷换概念】分值降低,不等于弱化英语教学,而是更注重能力教育。3、【不当假设】不当假设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负担。4、【条件关系误用】英语不是全部的负担,不是改革的充分条件,但是得不出不是必要的。5、【论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即便是英语教育任务重了,也不是就一定影响学生就业,两者并不完全矛盾。

答案解析:

假设货币需求函数是(M/P)d=1000-100r,式中r为用百分比表示的实际利率,货币供给M是1000,价格水平P是2。假设价格水平是固定的。如果货币供给从1

假设货币需求函数是(M/P)d=1000-100r,式中r为用百分比表示的实际利率,货币供给M是1000,价格水平P是2。假设价格水平是固定的。如果货币供给从1000增加到1200,均衡利率会发生什么

查看答案

假定一个人是严格风险规避型的,拥有初始财富w,但是也有概率为π的可能性损失D元钱。然而,他可以购买保险。一份保险的保费是q元钱;如果损失发生,赔偿1元钱。他的效

假定一个人是严格风险规避型的,拥有初始财富w,但是也有概率为π的可能性损失D元钱。然而,他可以购买保险。一份保险的保费是q元钱;如果损失发生,赔偿1元钱。他的效用定义在其财富水平上,函数记为u,购买保

查看答案

根据基本的Solow模型,假设储蓄率为s,人口增长率为n,资本折旧率为δ人均资本为k人均产出为请回答如下问题: (1)分别考察储蓄率上升和人口增长率上升对均衡状

根据基本的Solow模型,假设储蓄率为s,人口增长率为n,资本折旧率为δ人均资本为k人均产出为请回答如下问题: (1)分别考察储蓄率上升和人口增长率上升对均衡状态人均产出的影响,并简要分析影响的传导机

查看答案

结合AS- AD模型分析: (1)供给冲击对均衡产出和价格的影响。 (2)供给冲击下适应性总需求管理和自动调整机制的效果。 (3)当工资指数化时,上述政策和机制

结合AS- AD模型分析: (1)供给冲击对均衡产出和价格的影响。 (2)供给冲击下适应性总需求管理和自动调整机制的效果。 (3)当工资指数化时,上述政策和机制的效果。 (4)供给学派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