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洞口间距40m,左线长3216m,右线长3100m,左右线隧道跨度都为10m,隧道最大埋深500m,进出口为浅埋段,IV级围岩,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报告指出,隧道穿越地层为三叠系底层,岩性主要为炭质泥岩、砂岩、泥岩砂岩互层,且有瓦斯设防段、涌水段和岩爆段,Ⅰ、Ⅱ、Ⅲ级围岩大致各占1/3,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十分破碎,且穿越一组背斜,在其褶曲轴部地带中的炭质泥岩及薄煤层中并存有瓦斯等有害气体,有瓦斯聚集涌出的可能。因此,施工期间,项目部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在全隧开展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加强施工监测,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锚杆轴力、围岩体内位移、拱顶下沉、支护及衬砌内应力。当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而且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施作二次衬砌。事件一:针对不同地段项目部采取以下措施:(1)隧道洞口边坡、仰坡的开挖采用大爆破的方法加快施工进度。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回填两侧对称进行。(2)在涌水段施工时,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对隧道涌水采用超前钻孔和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等方法。钻孔注浆顺序应由上往下、由多水处到少水处、隔孔钻注。(3)瓦斯隧道钻爆作业,工作面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采用干式钻孔。炸药和电雷管采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并反向装药。爆破网络采用并联或串并联等的方式。(4)岩爆段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循环进尺,采用长进尺,每循环进尺宜控制在2m以上。超前注水孔宜布置在隧道边墙及拱部开挖断面轮廓线内10~15cm范围内,并向孔内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的应力释放。开挖后及时喷纤维混凝土封闭。事件二:采用光面爆破时,炮眼布置形式如图1。周边眼装药结构见图2。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