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材料
1.2006年伊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批官员落马,掀起了揭开2006年中国反腐败运动的序幕。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一连串案件,犹如一连串炸弹发生了连锁爆炸。
中国药学会的刘玉辉2005年涉嫌行贿被刑事拘留。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因涉嫌受贿被西城检察院刑事拘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批重要官员也被西城检察院调查。刘玉辉的"行贿",挖出了一窝贪官。
反腐组织"透明国际"认为,这一窝案标志着反腐败运动正在从打击索贿,转移到切断腐败的供给,从管束党政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转移到治理私营领域,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
这一窝案还揭开了中国医疗卫生腐败的盖子,找出了造成群众怨声载道的药价虚高的根子。少数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跟不法奸商勾结,哄抬药价,是造成普通百姓看不起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在中国,一种新药从研究开发到投入市场需要三到五年时间。但为了尽快获得新药注册批文,抢夺市场,一些医疗卫生生产企业通过行贿官员的形式来达到目的,一般从几百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
"羊毛出在羊身上",药品出厂价加上行贿成本,这是造成老百姓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3.云南省各医疗单位在行风建设中,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收受药品回扣,收受"红包"、药品开单提成、乱收费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检查和治理。
记者从该省卫生厅获得消息,在民主评议行风期间,卫生系统狠抓收受"红包"等不正之风,拒收"红包"948人次,拒收金额275506元。各医院的医生对患者及家属主动送的红包或其他礼品,都婉言谢绝或由组织退还。同时,全省严肃查处了一批收受回扣、药品开单提成、收受"红包"等违纪违规案件,已处理投诉189起,查处40人。涉嫌"医疗腐败"者受到了判刑、开除公职、行政撤职、待岗、经济处罚、停职检查等处罚。
4.药品回扣在医院零售价中所占的比重偏大,表明医院的经营价值取向发生严重错位。
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学教研室主任王岳副教授说:"公立医院本来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但由于政府的补偿机制不到位,医院已经习惯靠药品支撑经营和开销。有的医院药品收入几乎占到业务总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毫不夸张地说,药品的进销差价率是医院确保盈利的关键,以药养医,使违背价值规律的恶意加价成为医院的'生命线'."同一种药品,为何医院与市场的零售价格差距如此之大?专家表示,一是目前药品采购未明确采购数量和回款时间,导致临床促销愈演愈烈。而凡是处方药品就不得不加大促销力度,价格也自然居高不下。其二,医院销售药品实为"赊销".大部分医院的回款周期都在3个月至6个月左右,企业在报价时往往将最晚回款的信贷成本打入药价。
5.2006年3月1日下午3时15分,正当一名女医药代表走进西安市儿童医院急诊科医生办公室并紧紧关上门后,守候多时的记者立刻冲进去,将刚刚收下红包的"张医生"堵在屋内,在还没来得及离去的女医药代表的提包内,发现整整51个装有写着姓名的红包。
"2月下旬,一些医药代表将到西安市儿童医院拿医生开过药的电脑明细单,以便付给医生回扣。"记者获得消息后提前来到该院,经过两天的守候,终于揭开了该院医生收受医药代表回扣的秘密。
据了解,电脑明细单是医药代表最终给医生开药回扣金额的凭据,没有它,医药代表根本无法知道一个科室的大夫谁开了多少药,也就没办法按数量给钱。为了获得这张电脑明细单,记者佯装也是来取单子的某公司医药代表,借机看到了这张单子。在单子上,所有医生的名字都很清楚,有的名字后面"正"字多,有的则很少。据知情者介绍,如果不是搞这一行的,根本不会弄清楚这里面的奥秘。而仅仅一张单子里,涉及的金额超乎人们的想象。
6.一个普遍现象是,同一种药能有十几到几十个名字,单价从几毛钱到几十元不等。往往是一个药品换个"行头"改个名,摇身一变成新药,"身价"就立刻飙升。而事实上,这些所谓"新药"良莠不齐,在坑害了病人的同时,肥了很多医疗系统的腐败分子。
7.2006年1月12日,2006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宽沟举行期间,原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突然被纪检监察机关带走;与曹同时被带走的还有药品注册司助理巡视员卢爱英等数名司局级和处级干部。
早在2005年7月,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因涉嫌受贿已被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拘捕。
药品注册和医疗器械是1998年成立的国家药监局的两大核心业务。郝和平等重要官员先后事发,无异于在药监系统引发连锁地震。反腐倡廉已经成为药监系统的一件头等大事。
2005年8月,全国药监系统的工作座谈会破天荒地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一起召开。
两个月前接替郑筱萸担任国家药监局局长的邵明立在肯定系统内绝大多数干部职工工作表现的同时,批评队伍"作风不够端正,整体素质不够高","有的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不把全部精力投入监管,而是热衷于招商引资,为企业跑项目、拉关系等".中央纪委有关领导在这次会议上披露,药监系统两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2.5万余件次,初查核实5820件,转立案13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2人,追究刑事责任24人。
随着药监系统多名贪官的倒下,药品审批中的诸多内幕正逐渐被揭开。
8.原FDA评审专家、天津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孙鹤说,中国的药品申请有其特殊之处,例如那些不涉及专利的中药古方谁都可以生产,药监局又没有要求新剂型的效果必须相当或优于已上市产品。于是,生产六味地黄丸的厂家竟然达到数十家以上。"从科学上讲绝对不应该这样做,但他们或许也有苦衷,假如要求所有(中药仿制)产品都不比同仁堂差,地方上很多药厂根本生存不下去。"广东某制药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制药企业热衷于申报"新药",因为一旦拿到新药批号,企业可以自行定价,卖个好价钱。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寻租空间,形成"权药交易".有媒体报道说,一个新药批文可以卖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曾经为国内某制药集团从事药品申报工作的彭江(化名)说,"上千万"实际上是药品全套技术的转让价格,并非都是获取批文所需的公关费用。
但彭江称,批文转让价格里面通常包括一部分公关费用,这在业内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一些研究机构或中介机构每年转让品种多达几十个,从中获取丰厚回报,一些中介机构甚至有药监局官员私下参股。
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药品审评最大的问题不是出在人身上,而是出在制度身上。
秦伯益教授则对记者说,这不过是行业腐败在医药卫生界的一种体现。
"为什么每年会有上万种?因为很多人要靠这些所谓新药过日子,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贿赂官员。"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新药"批文泛滥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制药企业的投机取巧,抑制了企业研发创新药物的积极性。
研发真正意义上的新药绝非易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