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抛体运动”的要求标准为:“会用运动

  • 题目分类:高中物理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抛体运动”的要求标准为:“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材料二下面是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三节“抛体运动规律”内容节选。
参考案例一
利用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装配如图5.3-2所示的装置。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冲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每次都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钢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就是一定的。设法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位置。通过多次实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连起来就得到了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可以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如果小球能够碰到笔尖,就说明位置找对了。

参考案例二
如图5.3—3,倒置的饮料瓶内装着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咸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
水从喷嘴中射出,在空中形成弯曲的细水柱,它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设法把它描在背后的纸上就能进行分析处理了。
插入瓶中的另一根细管的作用是保持从喷嘴射出水流的速度,使其不随瓶内水面的下降而减少。这是因为该管上端与空气相通,A处水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不受瓶内水面高低的影响。因此,在水面降到A处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得到稳定的细水柱。

参考案例三
用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
数码照相机大多具有摄像功能,每秒拍摄十几帧至几十帧,可以用它拍摄小球从水平桌面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如果用数学课上画数学函数的方格黑板做背景,就可以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上画出小球的轨迹。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任务:
(1)简述研究抛体运动的方法。(4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设计(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叙述式等)。(24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如图3所示,在0点正下方的正方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绝缘轻杆上固定一个闭合金属环,圆环平面垂直于磁场方

如图3所示,在0点正下方的正方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绝缘轻杆上固定一个闭合金属环,圆环平面垂直于磁场方向。圆环从位置A由静止释放,向右摆动至最

查看答案

光线垂直照射在透过薄膜上会产生薄膜干涉现象,已知薄膜厚度为3500A,采用波长5500A的可见光照射时发现反射光线加强,

光线垂直照射在透过薄膜上会产生薄膜干涉现象,已知薄膜厚度为3500A,采用波长5500A的可见光照射时发现反射光线加强,则薄膜折射率为( )。A.1.35 B.

查看答案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动量概念的教学。 教师:前面几章我们主要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了物体的运动,但对于有些物体的运动直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动量概念的教学。 教师:前面几章我们主要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了物体的运动,但对于有些物体的运动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会有困难,如爆炸类

查看答案

已知R为普适气体常量,k为玻尔兹曼常数,2mol的氨气(NH3),可视为刚性理想气体。当温度为T时,其内能为( )。

已知R为普适气体常量,k为玻尔兹曼常数,2mol的氨气(NH3),可视为刚性理想气体。当温度为T时,其内能为( )。A.6kT B.10kT C.6RT D.1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CD为BCA的外角平分线,F为弧AD上的一点,BC=AF,延长DF与BA的延长线交于

如图所示,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CD为BCA的外角平分线,F为弧AD上的一点,BC=AF,延长DF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E。(1)求证:ABD为等腰三角形。(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