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架进入太空的航天飞机是()A.哥仑比亚号B.挑战者号C.亚特兰第丝号D.奋进号E.发现号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中华炎黄。薪火相传,盛世未央这首《黄帝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中华炎黄。薪火相传,盛世未央……”这首《黄帝颂》歌颂了黄帝的功绩。歌中的“中华炎黄”曾经爆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长平之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的会议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
我国从研制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共用了()年。
我国从研制“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共用了()年。A.2B.3C.4D.5
1905年,清政府被迫宣布废止科举制的主要原因是()
1905年,清政府被迫宣布废止科举制的主要原因是()A.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已失去文化教育价值B.资产阶级维新派强烈要求改革科举制度C.新式学堂的毕业生成为官员的主要来源D.科举制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和满足
否定中的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否定中的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
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C.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A.纪传体通史B.编年史C.国别史D.编年体通史
某三级配的混凝土其集料最大粒径为( )mm。
某三级配的混凝土其集料最大粒径为(  )mm。 A.20 B.40 C.80 D.120
施工单位检测仪器未经校准导致质量检测错误,并由此引发质量事故,按生产原因分类,该事故属于()引发的质量事故。
施工单位检测仪器未经校准导致质量检测错误,并由此引发质量事故,按生产原因分类,该事故属于()引发的质量事故。 A.技术原因 B.管理原因 C.社会原因 D.经济原因
1959年东北松辽盆地发现工业性油流后,几万名石油职工和退伍军人经过3年多艰
1959年东北松辽盆地发现工业性油流后,几万名石油职工和退伍军人经过3年多艰苦奋斗,建设起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 ) 。A.华北油田B.大庆油田C.克拉玛依油田D.四川油田
关于汉初黄老之学的形成和内容,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关于汉初黄老之学的形成和内容,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A、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身,二是治国B、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C、只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不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黄老之学是黄帝和老子学说的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所谓初、中级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含义是,社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所谓初、中级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含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A.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所有制改造B.加工订货的方式纳入国家计划轨道C.民主改革的方式使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
曾经与北宋王朝并存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包括()①辽②西夏③金④元
曾经与北宋王朝并存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包括()①辽②西夏③金④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新文化运动中,在教育思想上采取兼容并包方针的北大校长是
新文化运动中,在教育思想上采取“兼容并包”方针的北大校长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蔡元培D.鲁迅
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
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柳永
根据《水利部关于修订印发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水建管2018]102号),某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考核排名第8,
根据《水利部关于修订印发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水建管2018]102号),某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考核排名第8,得分92分,其考核结果为(  )。
某起生产安全事故造成 9 人死亡、51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 2000 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
某起生产安全事故造成 9 人死亡、51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 2000 万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为(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关于应对基坑坍塌、淹埋事故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应对基坑坍塌、淹埋事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及早发现坍塌、淹埋事故的征兆,及早组织抢救仪器、设备 B.及早发现坍塌、淹埋事故的征兆,及早组织抢险 C.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