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工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

美国的工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A.第1位B.第2位C.第3位D.第4位

查看答案

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B.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C.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D.中部地区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大

查看答案

近年来,中国的皮鞋、打火机、陶瓷品等商品相继遭遇欧盟地反倾销,协调这一争端的

近年来,中国的皮鞋、打火机、陶瓷品等商品相继遭遇欧盟地反倾销,协调这一争端的国家组织是()A.国际奥委会B.世界贸易组织C.联合国D.红十字会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B、世界上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地区 C、乡村聚落的居民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D、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手

查看答案

全球大气中CO2浓度递增的原因主要有

全球大气中CO2浓度递增的原因主要有A.大量使用煤和石油 B.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C.湖泊面积的减少D.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

查看答案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D.公共用地

查看答案

地震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对抗震救灾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地震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对抗震救灾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震引起狂风、暴雨,致使电信中断,房屋倒塌B.地震引起水库、湖坝崩塌给下游地区造成洪水危害C.地震引起滑坡、泥石流阻断交通,

查看答案

下列河流,流入印度洋的是()

下列河流,流入印度洋的是()A.叶尼塞河B.恒河C.密西西比河D.亚马孙河

查看答案

中南半岛流经的国家最多的河流,在下列哪一国家注入南海

中南半岛流经的国家最多的河流,在下列哪一国家注入南海A、缅甸 B、越南 C、老挝 D、柬埔寨

查看答案

有关亚洲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关亚洲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人口密度都很大B.原始森林区、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人口稀少 C.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人口都很集中D.青藏高原和北冰洋沿岸,至今无人定居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某地(北纬6219’,东经1237’)的说法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某地(北纬62°19’,东经12°37’)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属于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B.该地属于北温带,四季分明C.该地12月22日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D.该地属于零时区(中时区)

查看答案

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

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A、人口数量 B、育龄妇女比重 C、人口年龄结构 D、风俗习惯

查看答案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实现防灾减灾①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②减少洪水易发区的人口③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实现防灾减灾①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②减少洪水易发区的人口 ③严格控制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 ⑤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 ⑥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

查看答案

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C.地形影响D.洋流影响

查看答案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A.粉尘污染B.地面下沉C.酸雨D.煤烟污染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与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条件是

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与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条件是A、国际经济环境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条件D、全国最大的桥乡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急剧萎缩。对其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急剧萎缩。对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气候干旱,黄河断流B.小浪底进行的调水调沙实验C.石油勘探和开采D.滥垦滥伐、建筑占地

查看答案

促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促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查看答案

黄土高原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

黄土高原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A.第一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三级阶梯D.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查看答案

目前,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现象,主要发生

目前,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现象,主要发生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沿海国家D、内陆国家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