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一 随着网络现代化的不断升级,网络购物热潮近年不断攀升,团购业更是风生水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2017年,外卖团购网站M公布了10起反腐败打黑产刑事案件。虽然M网站已下了反腐决心,但在腐败案件的背后,暴露了M网站餐饮业务腐败严重、刷单骗补依旧猖獗、公司管理不当等问题。近年来互联网圈的反腐浪潮一直持续,包括互联网三巨头BAT在内的众多企业纷纷高举“反腐”旗帜,接连披露多起反腐案例。日前,M网站通过内部邮件形式实名公布了这10起反腐败打黑产刑事案件。其中,实名通报员工9人、典型不良商家2人、骑手1人,涉及诈骗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包括收受合作商家贿赂、欺骗商家、骗取用户个人信息、刷单骗补贴等行为。 根据M网站本次发布的通报内容,2017年,在清退违反高压线制度相关员工的同时,下线1500余家不良商家,并将涉嫌构成犯罪的30余名员工、外部黑产及不良商家近200人移送刑事司法。从本次通报的力度看,M网站反腐的决心似乎已足够明显。不过,细究起来,这10起反腐案件也暴露了M网站的诸多问题。 资料二 2010年3月M网站成立,是一家本地化服务类电子商务企业,致力于为消费者发现最值得信赖的美食团购商家,让消费者享受超低折扣的优质服务。仅2010年当年,M网站就在全国十几个城市上线。2011年,M网站入选“十大网络购物品牌”,稳居团购业第一。2015年7月,M网全资收购CX公司,CX公司创立于2006年1月,自成立伊始就致力于为广大出行用户提供便利的“机票”、“酒店”、“度假”、“火车票”等信息搜索服务。该项收购价格为数千万美元。收购CX公司之后,M网布局酒店旅游、完善产业链的脚步将不断加快。 2015年10月,M网站宣布收购同行业企业D公司。D公司与M网站发布声明,宣布两家企业通过并购成立新公司MD。新公司将成为中国O2O领域的领先平台。并购后双方人员架构保持不变,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2016年9月,M网站宣布收购Q支付,正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2017年,MD平台同时推出海外酒店服务;M网站推出“M打车”服务;MD平台推出民宿服务,主打整租业务;MD平台上线生鲜食品,开设线下门店。 2017年,M网站CEO发布内部信,宣布M网站业务最新的组织架构升级和人事任命。具体来看,在业务组织架构方面,将M平台与酒旅住宿事业群合并,成立酒旅住宿业务事业部;将D平台与到店综合事业群合并,成立到店综合业务事业部。加上此前已经完成整合的餐饮平台,MD确定了“三驾马车”的核心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M网站公布的10起反腐案件名单中,其“三驾马车”所涉及的业务悉数上榜。其中,传统的餐饮业务仍是M网站腐败的重灾区,相关案例有4起,涉及到店综合业务的有3起,涉及酒旅业务的案例也有2起。细看M网站通报的十起反腐案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刷单骗补的现象在M平台依旧较为集中。例如,酒旅住宿事业部的吴某、王某等勾结外部商家和刷单团队,虚构酒店交易,骗取补贴款数额巨大;到店综合事业部郑州四组主管靳某勾结2个商家设立虚假店铺进行虚假交易,骗取公司补贴款30余万元等。 在这几个案例中,甚至出现了通过设立虚假店铺来刷单骗补这种新型的腐败案例,似乎以往单纯的利用虚假团单、虚构交易等方式骗补已经不能满足投机者的胃口。由此可见,M平台刷单骗补问题依旧猖獗,甚至日益严峻。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或许可以归结到M网站在发展初期引以为傲的“烧钱补贴模式”。有网友称,“有补贴的地方,就有刷单,像外卖、打车等行业都是如此。”M网站成立之初并没有对补贴模式的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对商户、用户的大额补贴来维持市场地位,但这种“烧钱补贴模式”,恰恰成为了M网站腐败的温床。对M网站而言,其“烧钱补贴模式”如果不加以限制,恐怕腐败问题仍将持续下去。但是,假若一旦停止了补贴,M网站的市场地位又将岌岌可危。除了运营模式的弊端,M网站还应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培养,减少员工与商家勾结的现象。 要求: (1)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的相关内容,分析M网站内部控制的不合理之处,并给出建议。 (2)简要分析M网站的团购业务属于波士顿矩阵中的哪类业务,并说明其适宜采用的战略。 (3)根据资料,分析M网站发展战略的类型,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战略类型可进一步细分,应将其细分)。 (4)根据材料,分析M网站发展战略的主要实现途径。 (5)根据资料二,依据企业发展阶段与结构理论,分析M网站适合采用的组织结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