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15 年至 2×17 年发生的相关交易如下: (1)2×15 年 4 月 1 日,购入 A 公司当日发行的一笔债券,面值为 2000 万元,期限为5 年,票面年利 率为 6%,每年 3 月 31 日付息,到期归还最后一期本息。甲公司支付购买价款 1800 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 50 万元。根据综合分析,甲公司不存在到期前出售该债券以获利的动机和可能性。 (2)2×16 年末,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 1900 万元,但经甲公司综合分析,自初始确认后该债券的信用风险没有显著增加,预计未来该债券的现金流量与初始确认时预计的现金流量相同。 (3)2×17 年 4 月 1 日,因 A 公司投资失败,为减少损失,甲公司将该债券的 80%对外出售,取得处置价款为 1700 万元;并计划择机出售剩余 20%的债券,剩余债券的公允价值为 425 万元。 (4)其他资料:(P/F,6%,5)=0.7473,(P/F,8%,5)=0.6806;(P/A,6%,5)=4.2124,(P/A, 8%,5)=3.9927。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判断该金融资产的类型,计算初始入账成本和实际利率。 2、分别计算 2×15 年年末、2×16 年年末甲公司该项债权投资的摊余成本;判断 2×16 年年末是否需要确认信用风险损失准备,说明理由。 3、计算 2×17 年 4 月 1 日相关业务影响损益和权益的金额,并编制处置和重分类的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