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的“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保护自由竞争。(二)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50年代经济,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2分)
材料二: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服务。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继岸信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的相同点,实质和各自的侧重点?(8分)其效果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三:20世纪初,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和。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西方国家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钢铁、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中国近代工业咨料》

(3)根据材料三,从生产结构的角度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10分)你认为在材料三所示的时代,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根本出路是什么?(2分)
材料四: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那种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否定了苏联的哪些做法?(3分)概括1976年、l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