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矿山火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某铁矿以16号勘探线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区,井下采切工程、采矿作业由8个外委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与生产人员千余人。 北区采用斜井开拓方式,距斜井井底车场变坡点15m处设有躲避硐室,硐室东壁为砖砌墙,外抹水泥砂浆,硐室长 ×底宽×高为6m×3m×3m,中间为铝合金隔断,隔断靠近硐室南部有一扇铝合金推拉门,宽约600mm。硐室东侧靠近北墙东西方向摆放有由床板搭成的床、办公用桌和放电话的小桌子,南墙有一个存放靴子和工作服的铁皮箱,隔断外基本没有放置其他物品。隔断内和隔断外拱顶部各有一盏照明灯。据详细询问,该照明灯为普通200W白炽灯,其线路由信号硐室引入,并沿硐室南墙通过拱顶连线,电压等级为220V,照明开关为拉线开关,还有一空气开关,固定在铝合金隔断内框上。
2009年7月11日9时30分,某民爆公司运送14箱炸药和600发导爆管雷管至该铁矿北区斜井井口。炸药由施工队工人用矿车运送至井底车场,一部分转运放置于躲避硐室内。10时10分左右,施工队爆破工领取600发导爆管雷管,撕下塑料包装,用软绳捆绑在一起,徒步经斜井人行道送至井下。导爆管雷管被运送至躲避硐室内,此时多名工人在躲避硐室处等待领取炸药和导爆管雷管。10时25分,躲避硐室内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16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引起此事故的主要原因。
2.外来施工队伍必须具备哪些安全生产准入条件。
3.此类火药爆炸事故预防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