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50分钟。
2.请先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然后按照“申论要求”在给定的答题卡上作答。
3.请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4.不准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增长迅速,但是财富分配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成果没有实现均衡共享却日显突出。分配结构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居民收入占比逐步下降,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等不断扩大。一项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
今年全国“两会”最重要的任务是审议批准“十二五”规划。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两个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并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但人们的满意度却没有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正比。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贫富差距有所拉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个人差距拉大。据测算,中国目前亿万富翁1000人,百万富翁300万人。与此同时,我国还有近5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7%,而富有的20%的家庭则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这方面的差距甚至超过了居西方国家贫富差距之首的美国。
二是城乡差距拉大。由于多种原因,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出现了减缓的趋势,有些地方增产不增收,使改革开放以来本已缩小的城乡经济差距又有所扩大。
三是行业差距拉大。近年来,金融、保险、外贸、邮电、交通、电力、烟草等行业的收入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而文化、教育、科研、采掘、勘探、纺织等行业收入明显偏低。从工资统计上看,差距在1倍到3倍之间。若考虑垄断行业职工享受的奖金、劳务费等名目繁多的工资外收入和住房等非货币收入,那么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就更加明显。
四是地区差距拉大。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已接近或超过4:1.
东南沿海地区与贵州、甘肃省等省份的差距更超过7倍以上。巨大的收入差距成为近年来“孔雀东南飞”的重要原因。
2.2010年4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深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等,作为今年改革的十大重点之一进行部署。这些举措对于消除束缚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十分关键。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出台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说:“削减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根在破除垄断。现在国家的政策正逐步到位,前景令人期待!”他说,除了引入竞争机制,还需要建立国有企业的分红机制,将超额利润用之于国、于民,而不能任其自肥。
管住企业高管的“天价年薪”,也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一环。
财政部印发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税前280万元人民币。“限薪令”出台后,中国铝业、武钢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高管层表示带头减薪。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纷纷跟进,要求金融企业高管切实“管”好自己。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高管高薪问题源于制度缺陷,既需要加强政府的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薪资制度,不能仅限于“道德层面”的约束。除高额正式薪酬外,各种高管职务消费、隐性消费数量惊人且不透明,极具随意性,为全社会所诟病。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有效监管,堵住“灰色收入”和“灰色消费”的漏洞。
3.收入差距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收入差距的成因是否公平。按照道理来说,如果消除了行业垄断,而且劳动力市场也是充分竞争的,那么行业问收入差距不会太大。如果你观察到行业间收入差距,那唯一的原因应该就是不同行业雇用的劳动力本身就具有不同的教育和技能,从而有不同的生产率。但我们发现,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即使将教育、经验这些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排除在外,行业因素仍然是影响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而且,由行业问不平等造成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这就说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的不公平竞争造成的。
不仅如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相对于其他各种扩大收人差距的因素,行业间不平等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而且这个趋势主要就是由一些具有国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引起的。具体来说,“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和“金融、保险业”这两大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收入越来越高,成为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来源。事实上,根据我们的数据,仅仅将这两个收入较高的行业样本去掉,行业因素对于收入差距的贡献就大大下降。这说明,要控制行业问收入差距,就要从降低行业进程的壁垒人手。同时,还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我们的研究发现,如果要进入那些高收入行业,除了教育、经验这些因素之外,拥有丰富的社会关系网络,父辈具有较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更加让人觉得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是不公平的。经过了30年市场化改革,越来越清楚的一个事实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去纠偏,市场化改革并不必然走向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歧视性的户籍制度和日益扩大的行业间不平等作为劳动力市场上不公平的体现,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不满。上世纪30年代前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实施了公平就业法案,并且勇敢地向垄断动刀,维护了市场经济的公正性,并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当年的发达国家相比,今天中国所面临的抉择没什么两样。
4.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曾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人们之间收入差距不大,但趋于绝对的平均主义,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现阶段国情,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但也要看到,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的现象:
比如,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5%,比1992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比如,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据统计,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比如,垄断行业收入畸高。一些行业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轻而易举获取高额利润,并将其转化为员工的收入和福利。而这些过高收入与员工的劳动贡献和企业的真实业绩并不相符。再比如,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如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巧立名目滥发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
由于分配领域种种不公问题,导致我国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当然,收入差距并不完全是分配不公造成的。其中也有由于个人能力大小、努力程度不同、贡献高低造成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必然的、应该的,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那些不合理、不合法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才是分配不公的表现。
5.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专家还是草根,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无论公共平台还是私人空间,收入分配改革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但表面的喧嚣之后,却隐藏着另一种真实。新华社主办的《嘹望》新闻周刊最近刊文指出,“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中国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强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还是处在可承受的范围,不应该有什么大惊小怪。甚至有干部认为,现在收入问题只是在企业内部与资方有些矛盾,很难形成大规模事件。”
基层干部认为国人心理承受能力强,和垄断国企反对让利,本质都是一样的,即内心里并不把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当作多大个事儿。不得不说,这是当下既得利益者一种普遍的心理。虽然他们时不时也会惊呼“仇富”,也会在接连的诡异事件面前感叹“怎么得了”,可一旦需要他们做出调整,表现节制,乃至让渡部分权利时,他们又会漠然置之:没什么大不了,出不了大乱子。
国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以致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不是就出不了大乱子?中央高层对此有清醒认识,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就曾这样说过,“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在我们的既得利益者心目中,这难道还不是大事吗?究竟需要怎样的霹雳才能惊醒他们呢?
国民收入差距扩大,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前进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它,或者明明看到了也装作没有看到,看到了也不以为意。漠视收入差距扩大势必积聚巨大的社会风险,它的直接后果是,任何旨在缩小国民收入差距的行动都将被“潜消”,使喧嚣终归沉寂,从而让翘首期盼“收入新政”的人们失去耐心。
6.倡导“共同富裕”的中国如今正面临着一种尴尬:一方面,60余年的发展已使其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各国为之赞叹;而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忍受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带来的痛楚。
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收入分配问题更加凸显,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也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社会层面上面临着社会公平问题的困扰,特别是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乡之问、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使和谐社会的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宁夏区委会主委孙贵宝说。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等于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进行了四次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居民收入调查: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105%人群和收入最低105%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的三位农民工代表之一的朱雪芹说,“共同富裕”是2亿多农民工群体的迫切希望,解决不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她说,随着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时间跨度拉长,第一代农民工在城市不仅只是打工,其中有不少在城市里完成了第一次创业。与此同时,农民工的第二代——完全出生在大城市里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人数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社会保障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欠薪追讨、子女教育、住房、职业病防护等,都需要进行维权。”她说。
中国社会历来就有“均贫富”的传统,因此财富分配的不均等很容易诱发社会不满情绪,影响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已成为摆在执政者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
同时,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过去靠投资和出121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而拉动消费,治本之策在于提高购买力。这也需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劳动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推动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领域的改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降低人们在这些领域的支出负担,消除后顾之忧。
孙贵宝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体制、行业垄断等都体现了制度安排的不公平,其结果导致社会分配的不公正。“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就必须按照平等的原则,清除社会分配中的人为性制度障碍,使社会流动的渠道更加畅通,让社会各类成员各得其所。”他说。
7.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截至2月14日8时,在2011年你最关注的十大问题调查中,“个人收入”以9476票暂居第三。目前,共有12195人次参与有关“个人收入”的调查,其中42%被调查者目前个人平均月收入为1000~3000元,37%被调查者对目前的收入水平感觉非常不满意。对于改善收入分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51%被调查者认为是编内编外同工不同酬,5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行业收入差距过大,还有39%被调查者认为是劳动者的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对于2011年收入预期,315%被调查者表示会与去年持平;对于收入增加手段,22%的被调查者希望是银行利息,14%被调查者表示为股票收益。回顾近年的两会调查,2010年的两会调查中,贫富差距以35073票排在第五位;2009年的两会调查,收入分配以71897票排在第四位。从历年调查来看,有关民生的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民众所关注的热点。
有网友指出,临时工与正式工待遇差别过大是收入分配中矛盾最为尖锐的。事业单位搞改革,编制内外待遇差距过大,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此外,行业之间收入差别太大,严重的不合理。
网上经常流行的“晒工资”现象,是收入差距的一个缩写。很多网民竞相把自己的工资条贴在网上进行比较。从网民的帖子中可以看出,大多是出于好奇去了解同行或其他行业的工资情况,但是从比较中也可以看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收入差距。“晒工资”现象“晒”出了人们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关注,反映了人们对解决收人差距扩大问题的呼声。
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Gini,1884~1965)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据联合国2008年统计报道,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469。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8.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昨天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提出了2011年人民政协工作部署,其中强调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强为我们解读这个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确实是民生中例来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知道民生概念最早的提出者孙中山先生,他在讲民生的时候,他这样说的:“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是也。”可见我们国家从革命先行者以来就是讲民生,就是把收入分配看的很重要,所以这次政协会民生问题突出讲到收入分配是很对的。
最近国家正在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个税法的修正案,这次将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次很多代表认为起征点会比以前提高,过去是2000元以下免征,这次有可能就是不低于3000元,这样的话对于低收入者应该是很有利的。收入分配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核心是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国家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但是怎么处理,可以说改革以前和改革以后有两个不同的思路,改革以前在均等方面应该说还是尽量做到均等了,但是一个大问题是经济没有效率,所以改革以后为了促进效率,我们推进了一系列促进效率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方案,但是这个时候又感觉收入差距开始扩大起来了,所以如果在老百姓调查中问,很多老百姓都认为收入差距过大,所以我认为这次两会会把收入分配问题改革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提出来,而且两会的代表们,大家来自各个基层,都感到收入分配是个大问题。
怎么来做这个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呢?我觉得“十二五”规划确实提出了很多的举措,这次上两会的个税法修正案就是一个通过税收调节,我们叫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你收入高的人就多做一些贡献,如果收入很低的人,我们就免去他的一些征收。过去我们在征收中确实对于工薪层征的多了一些,所以这次就提高起征的标准。
另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我觉得“十二五”规划提出一些非常好的思想都会在这次两会中讨论,比如说关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也就是让老百姓的实际收入高一点,过去我们是GDP很高,老百姓这块得到了,但是没有得到更高的社会利益。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一个综合配套体制改革,它不是某一点,要说起来改革难度也很大,你要说具体措施,比如说扩大就业是不是呢?也是,因为人们的收入是从就业来的,如果人人都去就业,那就会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说我们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最近各地区都调整了它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个就有利于低收入者。比如说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工作者,他只要工作一定年限他应该是得到提薪的,他努力工作了得到奖金,当然他正常工作也应该有正常增长。像我们目前城乡之间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差异,行业之间的差距,这些也都是突出问题。所以这次两会,我觉得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会是一个非常焦点的问题,大家会激烈的讨论,这也涉及到社会保障怎么改,最低生活保障线怎么做,教育怎么公平,技术怎么扶贫等等,我们期待两会在讨论这个问题上提出一些非常精彩的见解,能够推进我们国家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要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温家宝强调,中国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就此提出三点主张:
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创造条件让更多民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
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三、作答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10分)
要求:概括全面,语言精练。
(空格略)
2.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200字左右。
(空格略)
3.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30分)
要求: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空格略)
4.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自拟标题进行论述。(40分)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证深刻、有说服力。字数在]200以上。
(空格略)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