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

  • 题目分类:66题库
  • 题目类型:单选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独自离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2年·卷二·9题) A.甲不满16周岁,不构成抢夺罪
B.甲与乙构成抢夺罪的共犯
C.乙不构成抢夺罪的间接正犯
D.乙成立抢夺罪的中止犯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关于认识错误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卷二·53题)

关于认识错误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1年·卷二·53题)A.甲为使被害人溺死而将被害人推入井中,但井中没有水,被害人被摔死。这是方法错误,甲行为成

查看答案

“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_______的罪刑法定);(2)排斥习惯法(________的罪刑法定)

“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溯及既往(________的罪刑法定);(2)排斥习惯法(________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________的

查看答案

被告人刘某,17岁,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判决生效后刘某被送往当地监狱服刑,下列哪些人员有权对本案提出申诉?(2003年卷

被告人刘某,17岁,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判决生效后刘某被送往当地监狱服刑,下列哪些人员有权对本案提出申诉?(2003年卷二54题) A.被害人温某 A.被害人温

查看答案

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2/2/34.单选)

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2/2/34.单选) A.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应当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B.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

查看答案

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引发了某市市民的关注,市民们就此展开了讨论。 话题:美丽中国,美在何处?市民甲认为,美丽中国

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引发了某市市民的关注,市民们就此展开了讨论。 话题:美丽中国,美在何处?市民甲认为,美丽中国有多重寓意,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