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2×23年度和2×24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甲公司2×23年12月1日起开始推行一项会员客户奖励积分计划,根据该计划,会员客户在甲公司每消费100元可获得1个积分,每个积分从次月开始在会员客户购物时可抵减1元。2×23年12月,甲公司共向其会员客户销售商品1000万元,这些客户共获得10万个积分。根据历史经验,甲公司估计该积分的兑换率为85%。2×24年1月,甲公司的会员客户在购物时使用了2万个积分,抵减购物款2万元。假定企业所得税法对上述交易的处理与企业会计准则相同。
(2)2×23年1月1日,为激励高管人员,甲公司以每股5元的价格向2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50万股限制性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发行价款5000万元,已于当日收存银行,并办理完成限制性股票的股权过户登记手续。根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被授予限制性股票的高管人员从2×23年1月1日起在甲公司连续服务5年,其被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才能够解除限售,如果这些高管人员在5年内离开甲公司,甲公司有权以授予价格每股5元回购其被授予的限制性股票。2×23年末,甲公司预计限制性股票限售的5年内高管人员离职的比例为10%。2×23年1月1日和2×23年12月31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分别为每股20元和每股25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于附有服务条件的股权激励计划,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不得税前扣除,待行权后根据实际行权时的股份公允价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从期末股票的市场价格估计未来因股份支付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
(3)2×23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项房产并对外出租,将该房产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房产的购入成本为8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4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24年1月1日,甲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当日该房产的公允价值为8500万元。假定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甲公司上述房产的折旧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可在税前扣除。假定折旧均从2×23年1月开始计算。
(4)甲公司共有2000名职工,从2×23年1月1日起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该制度规定,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10个工作日带薪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日历年度,超过1年未使用的休假权利作废,职工离职时,甲公司对职工未使用的累积带薪休假不支付现金,职工休假时以后进先出为基础,即首先从当年可享受的休假权利中扣除,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休假的余额中扣除。
2×23年甲公司每个职工平均未使用带薪休假为4天,2×23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2×24年1800名职工将享受不超过10天的带薪休假,另#b200名职工每人平均享受12天年休假,这200名职工均为管理人员。甲公司管理人员平均每个工作日工资为600元,假定企业所得税法对上述交易的处理与企业会计准则相同。
其他资料:
(1)甲公司按实现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2)本题不考虑除所得税外的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2×23年12月向会员客户销售商品应当确认的收入金额,以及2×24年1月会员客户使用积分应当确认的收入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计算甲公司2×23年度应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金额以及因股份支付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并编制授予限制性股票,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及其递延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3),计算甲公司2×23年度因投资性房地产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说明甲公司2×24年1月1日变更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会计处理原则,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2×23年度因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应当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