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给定资料1.2012年6月11日,有网友在当地论坛发帖称,陕西安康怀孕7个月的母亲冯建梅,在没有通知家人的情况下,腹中胎

  • 题目分类:申论
  • 题目类型:简答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给定资料
1.2012年6月11日,有网友在当地论坛发帖称,陕西安康怀孕7个月的母亲冯建梅,在没有通知家人的情况下,腹中胎儿被强制引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6月12日,陕西省人口计生委派出工作组赴安康进行调查。两天后,安康市政府表示,经查,安康怀孕7月孕妇遭引产情况基本属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令禁止大月份引产,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了国家和陕西省人口计生委的有关政策规定,在社会上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安康市政府决定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法律和纪律责任。
此后不久,陕西省镇坪县妇女冯建梅大月份引产事件当事人及其家人与当地政府签署一次性补助协议,冯建梅及其家人获得一次性补助共计7万余元。
7月11日,黑龙江卫视《新闻夜航晨光版》播出《福建:违规超生强制引产》。节目报道,有人通过微博爆料,说2012年4月,自己怀孕近8个月的妻子被当地的计生干部强行引产,并被强迫在终止妊娠同意书上按了手印。微博同样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在此后不久举行的全国人1:1和计划生育半年工作会议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王侠表示,我国仍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但同时也要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坚决杜绝大月份引产。
2.湖南永州11岁的女孩被胁迫卖淫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受害人的母亲唐慧因为不满审判结果,不断地去有关部门上访。2012年8月2日,永州市公安局以严重扰乱社会治安为名,决定对受害人的母亲唐慧实施一年零六个月的劳动教养。
唐慧被劳动教养的消息被公布后,引来舆论的一片哗然。媒体工作者、公益项目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连发数十条微博,质疑永州市公安局的劳教决定,呼吁救助唐慧。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也公开呼吁有关部门对唐慧暂予所外执行,“如其上访行为确有过激甚至违法之处,再做一次细致的工作”。他说,唐慧的行为虽然过激,但也应该综合考虑其作为一个惨案受害者家属的情绪。
唐慧的代理律师胡益华说:“唐慧目前的行为我个人认为尚处在法律框架之内,政府在处置这些问题时,最需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合法原则。”他建议立即解除对唐慧人身自由的限制;对于相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做出决定的机构应当勇于承认过错、承担责任。
人民网也发出评论称:“我们固然要看到,有一些老上访户经常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但更要看到,如果我们的执法者能对所有案件一视同仁,以同等的效率、同样的耐心、透明的程序,去秉公执法、严肃办案,推动人们在法律框架下解决问题,就能减少许多不理智、甚至以偏执方式寻求说法的行为,并由此维护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在舆论的关注下,被劳教8天后的唐慧重获自由。第二天,新华社“中国网事”评论称:“母女团圆的结果留给我们还有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问号指向的是屡屡引起巨大争议的‘维稳式’劳教。”
3.“上访妈妈”唐慧事件再次将劳教制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国社科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曾专门调查上访劳教案,通过分析,他认为,在一些地方,劳教制度“已沦为了地方政府官员假以维稳为名、行打击报复之实的工具”,必须尽快废除。而新华网的专题调查显示,通过微博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86.7%认为应该废除劳教制度。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劳教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劳动教养制度设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配合刑罚和治安管理处罚而形成的这样一项介于治安管理处罚和刑罚之间的特殊处罚制度。也就是对于尚不构成犯罪,但是给予行政处罚又过轻的一些违法行为,特别是对于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屡次作案的这些违法行为采取的一种惩戒措施。
随着我国《立法法》颁布实施、流动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秩序新问题的出现,劳教制度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锡锌认为,劳教剥夺和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但是欠缺必要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保障,所以与现行的法律、与我们国家尊重保障人权的这样一种宪法原则是不太吻合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从法理上来讲应当对劳教制度进行重新的改造”。
专家分析,除了法学理论,司法实践也要求劳教制度必须改造。从实践中来看,劳教制度的操作,其实是把指控的权力、调查的权力和施加处罚裁决的权力都集中到了公安机关这里,所以它就很难产生制约,因此在实践中的确也出现了一些被滥用、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情形。所以从实践中来看,也需要加以改进。
4.2012年8月以来,在湖南省邵阳市的街头,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臂套红袖套、脖挂标志牌的“市容环境监督员”。他们手拿一叠罚单票据,不时地对过往违规违章行人、车辆进行劝导、罚款。其中,八成罚金提成给监督员。
这一做法经媒体报道后,引来各方争议。面对争议,邵阳市城管局表示,将通过加大对监督员的经费保障力度、加紧制定“网格化”管理方案、以城管队员带队执法等措施,完善和规范执法方式。“邵阳市城管局局长王某介绍说,近年来邵阳的城市建设和交通状况有较快发展。但是,城市交通和市容卫生状况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加快邵阳发 展大家谈活动中,群众反映意见最多的就是城市管理问题。”
对“脏乱差”现象出重拳,邵阳市城管却面临“缺兵少将”的尴尬。王局长告诉记者,邵阳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60万,按配置比例,应有300余名城管执法人员,但目前的编制是208人,于是聘请了1000名市容环境监督员。
记者了解到,根据《邵阳市容环境监督员管理办法》,受聘监督员在实行“宣传、劝导”任务外,还承担“对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实施处罚”的职责:行人不走斑马线、吐痰、乱扔的罚款l0元;在公用设施乱贴乱画的罚款50元……
“显而易见,邵阳聘请的市容环境监督员本身没有执法权,也不能成为受托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其只能对公民的不文明或违法行为进行劝导,无权处罚。”某律师对这种创新提出质疑。
对此,城管局的解释是,通过这种广泛的社会参与,力求以小成本解决城市管理的大问题,目前邵阳城管正在加紧制定“网格化”管理方案,确保城管执法、市容监督员的工作行为、职责范围“不出格”。
但他也坦言,授权监督员在城管执法人员的带领下,对轻微违反城管法规的行为配合执法是一种探索和尝试。因此,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人员培训和规范管理都存在明显不足。邵阳将健全完善管理措施,从城管执法人员带班执勤、严格收费票据管理、严查违规行为等方面,严格依法依规按程序操作。
市容环境监督员的薪酬支付方式也是争议的焦点之一。邵阳市城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8月1日至8月20日,全部市容环境监督员所收停车泊位费和罚款总额仅两万元左右,其中罚款不足10%。但不少网友依然提出质疑:“80%提成给监督员,难免会导致出现过当执法现象。”
据介绍,邵阳属湖南欠发达地区,在财力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停车泊位管理费和罚款返还,成为调动千名监督员工作积极性的资金来源。“考虑到监督员工资并不高,罚款收入80%返还奖励,其余20%用作管理经费、票据成本等,政府没有从中获利一分钱。”城管局工作人员说,邵阳将逐步加大对市容环境监督员工作的经费保障力度,改进完善罚款管理制度和财政拨款方式,以便于队伍的教育管理。
5.在呼吁政府财政公开、“三公”公开日益高涨的今天,河南焦作市十多年前就已做到财政全透明、预算公众参与的财政制度改革。
焦作市财政改革公开始于2000年。l998年,以煤炭为经济支撑的焦作市遭环保政策调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均负增长。财政吃紧,甚至公务员的工资也不能足额发放。
财政捉襟见肘的局面却成了财政改革的契机。当时乱收费、乱摊派严重,经济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甚至各单位有多少钱、有多少小金库,连市委书记、市长也不清楚。为了清家底,焦作市委、市政府决定釜底抽薪,收回各单位的财权。
1999年,为确保各单位财务信息真实,焦作市推行会计委派制。首先由银行封存所有单位账户,没收各单位的财务章,然后由市财政局统一派驻会计,管理各单位财务。
经清查发现,分散在各单位的小金库、账外账、闲置资金共计2亿多,相当于当时焦作市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实行会计委派制为此后的财政综合改革打好了铺垫。
钱收回来后怎么花,要给各单位和市民一个交代。随后,焦作开始进行预算公开、政府采购公开、社会听证、绩效管理等一系列改革。
11年过去了,焦作的财政改革已走在全国前列。中央部门预算2011年才开始公布,而焦作市部门预算公开早已细化到项。
2008年,焦作市债务预算已运作几年,但招来的却是其他地方的争议。在全省债务预算工作会议上,很多地方财政部门的人都说焦作“闲得没事干”,增加编制工作量不说,债务到期还要求各部门还债。
争论最多的还是缺乏法律依据。根据相关法律,地方政府不能举债,举债已属违法。政府怎么能给债务编预算?而且,看似简单的财政信息公开,执行起来也并非易事。
财政的钱怎么花,公开之后怎么才不会招来非议?对此,焦作市财政局动了一番脑筋,比较传统的就是举办听证会。迄今为止,焦作市针对预算举行过11场听证会。由此,焦作也成为全国“参与式预算”改革的先行者。
焦作财政改革的核心是财权分离为“四权分立”。焦作市财政局组建四个机构:预算编制局、预算执行局、预算监督局和绩效评价中心。滑爱萍是焦作市财政局绩效科科长。说起绩效评价,她直言不好做,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成熟的目标评价体系,公信度和权威性大打折扣。
为使评价有公信力和说服力,焦作市财政局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引入第三方评价。为了让预算单位重视绩效,有些地方提出将绩效结果和第二年部门的预算挂钩,绩效好可以增加预算,绩效不好则削减预算。
这种看似较好的激励措施,滑爱萍却认为很难推行。要评价政府花钱的效果,目前主要是评价指标体系设定比较简单,从全国看尚无很好的办法。
滑爱萍认为可行的办法是,将绩效结果列入政府对部门的考核指标中。对此,焦作市财政局长申相臣建议,今后应在政策层面明确预算绩效管理,引导政府花好钱,“花不好钱要问责”。
申相臣坦言,以前靠地方党委、政府支持,靠地方出台文件支持,焦作财政预算改革才走到今天。“但仅靠这个长久不了,需要法律和大的制度支撑,才能真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6.2011年7月,著名作家聂某曝料称,成都一位名为胡某的老妇,在随机抽签的情况下,竟然l8次被选中,成为听证代表。并称该老妇在听证中先后支持过涨水价、涨的士价、涨停车费、摇号购车等。聂某还称,胡某的名言是:“人活着就是占用、消耗资源,所以政府收任何费都有理。”
很快,几个知名网络论坛也出现了相关帖子,帖子列举出成都4位多次参加听证会的市民名单。他们分别是胡某(、63岁、成都量具集团退休职工)、廖某(自由职业者)、张某、唐某。其中,胡某名列四人之首,帖子称她“从2004年到现在一共参加了19次听证会”,其他三人亦多次参加过听证会。针对网上对成都听证会“昕证专业户”的质疑,成都市发改委公开回应媒体,称他们不是“托”,听证代表是按照报名先后顺序选择前几名市民作为听证代表。而且听证会不是决策会,不一定必须采纳每一位听证代表的意见。
但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济于事,网上质疑声依然尖锐。对公众来而言,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代表”,这种愤怒为人理解,措辞尖锐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专家分析,将矛头全部指向“听证专业户”有失偏颇。听证会上,“代表”对于整个事件完全没有决策权,甚至影响决策结果的能力都没有,更不用说扭转乾坤,他们最多算得上是政府的“皮影”,协同利益部门演好这场“涨”戏,即使没有他们,也会有别的人在“代表”席上协助听证进行到底。所以,“昕证专业户”不是问题症结,不应成为千夫所指。
近年听证会频开,却鲜有听说某次听证会改变了政府的初衷,“逢听必涨”是一种无奈的调侃,也是一种现实的反映。究其原因,政府的相关部门一方面是涨价的支持和维护者,是利益的一方主和沙化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土地荒漠化、沙化现象呈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局部仍有扩展的局面。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37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03%。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为31.1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24%。
一位长期从事荒漠化研究的专家这样概括我国荒漠化分布区域:“在我国,沙漠化土地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达黑龙江省,形成长达500多公里的弧形带,断续分布于我国北部。因水土流失和工业污染造成的荒漠化更是遍及全国。”
干旱缺水是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加剧了干旱程度,在客观上加速了荒漠化发展。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20世纪50年代湖泊众多,从80年代以后逐渐缩小于涸。在河北省坝上地区,一些有名的湖泊都已于涸,如棺材山淖尔、黄盖淖尔、张飞淖尔等,甚至大型湖泊安固里淖也只有雨后才有少量积水。
6.继成功地实施了第一、二期退耕还林工程后,2011年6月,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规模更大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同时,各地正在认真兑现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粮食、现金补助正陆续到位。
2011年新年伊始,湖南省就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达130万亩。据国家林业局提供的消息,此次率先在全国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总面积达l30万亩,远超过一、二期退耕还林面积的总数。中央政府和湖南省预计将投入3.288亿元。退耕还林工程全部实施后,湖南全省将新增森林面积近300万亩,森林覆盖率将提高0.86%。据悉,各地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也将陆续展开。退耕还林还草,是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的重要措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粮食生产能力不高。中央决定采取补助粮食、现金和种苗的办法,鼓励农民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2000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试点启动,试点涉及17个省的188个县,当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579.1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2.5%。2001年,国家在巩固2000年试点的基础上,按照“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将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的部分地区纳入试点范围,至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试点在20个省的224个县中开展。
为进一步调动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发展特色林果业的积极性,河南省新密市认真兑现加快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对规模种植牧草、银花、核桃等的农户给予粮食补助。奖补兑现工作涉及农民l.93万户,按照政策规定,种植人工牧草的每亩每年补助小麦150公斤~200公斤,种植金银花、核桃及其他经济林木的每亩每年补助小麦100公斤,连补两年。全市经验收合格的4000亩牧草、2200亩银花、l2612亩核桃,第一年共需补助小麦220多万公斤。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激化了人地关系的矛盾。我国人口以每年1300万~l4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而耕地却以30~40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种贪大求洋的不良倾向。城市不合理地“摊大饼”外延式扩张,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在政治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地方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农村地区改为城市,大量的农用地也随之变为建设用地。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大搞形象工程,大中小城市争相建设大型广场,占用了不少土地。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由于盲目外延发展,城市容积率低,近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
土地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节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反对浪费和粗放经营,保护、整治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而目前以价格为信号的市场配置机制的失灵、政府规划非权威性的弱约束以及行政机制上的人为因素和保证制度上的缺失,都成为影响土地集约利用主体在利用过程中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导致土地的粗放利用。根据宪法,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但事实上由各个单位占有和使用。由予对使用权的权能不清晰,在流转及流转收益分配方面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法律障碍。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谁是集体的代表者,法律上也不清晰。在土地转用过程中,县乡政府和村集体的代表都是受益者,农民虽是利益相关者,但由于其只具有承包者的身份,且承包权本身就比较含糊,因此,容易引发基层政府对农地转用的冲动。这既损害了农民利益,又导致在土地充分供给条件下对土地的粗放利用。
随着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以促进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以用途管制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土地管理体制就成为客观需要。用途管制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其实质就是根据土地的不同类别,确定其使用性质,并按照使用性质的要求取消或限制土地权利人某些财产权的制度。
审批管制又是土地用途管制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措施,它不同于过去分级限额审批,而是严格程序、全程覆盖、全程管理,主要表现为对规划、计划的审批,对增量建设用地的审批,其中又细化为诸如城市土地改变用途审批、农民宅基地和农用地转用许可审批等。审批管制的实施将从体制上控制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流转,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建立保障体系。
三、作答要求
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概括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2.“给定资料3”中说土地污染是“隐形‘杀手’”,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2~3”,结合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土地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20分)
要求: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简明扼要,350字以内。
4.结合“给定资料”,就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①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
②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③总字数为800~1000字。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某小朋友在暑假期间擅自钻幼儿园的铁门,导致右腿划伤。对于该小朋友所受伤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某小朋友在暑假期间擅自钻幼儿园的铁门,导致右腿划伤。对于该小朋友所受伤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幼儿园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幼儿园没有过错,

查看答案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A.责令其立即改正 B.责令其限期改正 C.依法追究刑事责

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基本法 C.教育单行法律 D.教育规章

查看答案

老师在组织规则游戏时,发现有孩子开小差。老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

老师在组织规则游戏时,发现有孩子开小差。老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A.点名批评,制止这种行为 B.继续游戏,完全视而不见 C.大发雷霆,把幼儿赶出活动室 D.

查看答案

李老师针对已有教学方法的不足,完善情境教学方法,取得成效,体现了李老师(  )。

李老师针对已有教学方法的不足,完善情境教学方法,取得成效,体现了李老师(  )。A.奉献精神 B.关心爱护学生 C.学科知识扎实 D.勇于探索创新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