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材料二

  • 题目分类:教师资格
  • 题目类型:选择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材料二古代和现代“丝绸之路”示意图(下图)。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6分)

(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6分)

(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4分)

答案解析:

绘制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状况简图,简要分析各温度带对应的范围以及农作物的熟制。(12分)

绘制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状况简图,简要分析各温度带对应的范围以及农作物的熟制。(12分)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读图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③有利于扭

下图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读图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③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查看答案

马铃薯块茎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16℃~18℃,当温度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下图为我国马铃薯种植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西南混作区是一作、二作(“作

马铃薯块茎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16℃~18℃,当温度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下图为我国马铃薯种植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西南混作区是一作、二作(“作”代表熟制)的混合区,影响其混作的主要因

查看答案

读“某大陆等温线(℃)图”和“该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图”,影响图中M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读“某大陆等温线(℃)图”和“该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图”,影响图中M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查看答案

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