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一、注意事项 1.本次申论考试分题本和答题纸两部分,题本提供有关资料及问题,答题纸供你作答时使用。
2.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务必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指定位置,答题纸上不准做与答题无关的标记符号。注意:所有作答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否则无效。
3.用蓝色、黑色墨水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作答。要求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本次申论试卷共有3个问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二、给定资料
材料1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有2200多万城市人口生活在低保线下,有7500多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需要救助。还有6000万残疾人需要社会提供帮助。近年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如何建设一个完善而有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日显重要。
临近2008年春季,一场大范围的雨雪横扫半个中国,这场极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之长,降温幅度和降水强度之大,覆盖地域之广,历史罕见。灾害发生时段又恰逢春运高峰,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多困难,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救灾过程检验了政府处理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领导闻灾而动,奔赴抗灾第一线进行现场指挥。各行各业则伸出温暖之手,全力进行救灾。而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则打破传统习惯,携手抗灾。一些地方电力供应逐步恢复,一些被雪堵的公路、铁路逐步畅通。正因为我国政府采取了强大有力的应对措施,才使这场雪灾的损失得以降至最低程度。联合国一名负责减灾的高级官员说,中国政府迅速启动抗灾应急计划,积极调配国家资源,满足上亿受灾民众的需求,世界各国政府都可以学习中国政府的做法。
材料2
从整体上看,这次的冰雪灾害政策应对还是及时有效的。有四种力量在对抗这次的冰雪灾害。第一种力量是政府,咱们的总理四下灾区;第二个是军警力量,其中有102名将军上路铲冰除雪,组织疏导旅客。第三是企业,他们通过社会组织,通过政府给予很大的捐助;最后是保险体系,这几股力量形成了这次救险的一个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希望政府能建立一种比较好的联动机制,使得各种社会力量能够积极投人其中。
社会组织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还是看到一些评论和报道,其中雪灾捐赠网就有第一大标题为“房地产企业集体失踪”的报道,认为尽管有很多房地产企业做了很多贡献,但是从整体上这次雪灾的捐赠网上很少看到房地产企业。第二个标题是“万亿汽车业,勒紧钱腰带”,这次汽车企业表现一般,好像捐献比较少。第三个就是“灾害严重,保险缺失”,文章里主要提到这几年的农业险,还有企业的财产险意识比较淡薄,投保人比较少,因此这次效果也不是那么好。.还有一个就是公益组织、社会机构行动缓慢,对此,红十字会的一位负责人说,看到所谓的有些负面的对于这个灾害的报道,但作为公益组织我们确实是有一种无奈.社会呼吁和组织确实有一定的程序,不是说我们随便想呼吁就可以在社会呼吁的,我们首先要看政府的态度。一直看到民政部的同志,在记者招待会上正式欢迎社会组织进行社会募捐,帮助灾区,我们才开始正式公开地行动,否则的话都是我们在底下做的。我们已经尽能力搞了几百万的物资和钱款送过去。另外,到底雪灾的情况怎么样.到底社会需求怎么样,我们从政府得不到网络的信息,完全依靠我们下面向我们报信息。所以我们对灾情不了解的时候,不轻易发出呼吁,红十字发出呼吁等级有很多,因此这个东西我们要按照程序做事是有规定的,所以显得稍微迟缓一些。发生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的时候,政府、企业、民间力量,还有包括保险业,应该进行协调,这个东西到底怎么联动?本来有一套应急措施,也有职责的分工,但是这次这套东西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希望今后我们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联动机制,第一,希望政府有一个机制,使得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都能积极投入这个活动;第二,希望有些信息发布机制,比如社会需求,哪个地区最紧缺什么物资,大家集体把这个事情做好。
材料3
有人认为,目前,一种司空见惯的情况是,老百姓一旦面对突发事件和陷入生活困境,依靠的往往是人们良心发现而进行的有限施舍。当发生自然灾害有大批灾民需要救助的时候,更高层次的应急救助才启动。来自民间个人的救助,是令人感动的,同时,也是十分脆弱的。由于国家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贫困人口的救助没有走向法制化,得不到法律的保障。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社会救助形成约束,使得社会救助成为口头上的“大道理”。“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些好心人的‘施舍’,或者是政府有关部门的‘施恩’,我们需要的是法律的基本保障。”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在宪法的保护下,自然而然地,或者是理所当然地处在一个社会救助的系统中。社会救助制度作为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困难群众的福音,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材料4
从英国的《济贫法》开始,社会救助就与社会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社会工作对于社会救助的意义在于它的价值观和科学方法。坚持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能够更加贴近救助对象,了解其需要并为其服务,从而取得更好的救助效果。以往政府部门的救助工作既从服务角度着眼,更立足于管理。而现代社会救助工作则更强调以人为本、更强调服务,所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对更好地开展社会救助就更具有意义,政府部门也应意识到这一点。
对社会救助人员进行社会工作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社会救助领域的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从全国来看,真正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极少。以从事农村五保供养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现状为例,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目前在7万多个敬老院职工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千人左右,占总人数的1.4%,而初中及其以下的却占到70%以上。救助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使得他们的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在危急情况下,人们心态难免失衡,情绪波动大。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帮助。虽然这次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组织了人力应对。但是,专业性人才和队伍却不多。政府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常设危机应对人才库。在国外,大多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来承担这项工作。
材料5
(本材料源于《2008,广州春运义工启示录》,有删节)
1月26日,京广线南段因雪灾冰冻断电,列车大规模停运,北上旅客开始滞留广州火车站。下午2时,广州市春运应急预案启动。自此,铁路、军警、公安、环卫、民政、医疗等诸多部门开始进入“紧急状态”。
这一天里,还有另一群人自动选择进入“紧急状态”──某大学一位研究生注意到媒体关于火车站旅客滞留情况的报道,他拿起电话,开始联络学校团委和学生处;民间组织广东岭南狮子会的负责人开始联系民政部门,希望捐赠物资;教师范某这一天里选择联络的是广州火车站和火车东站的春运指挥部;而广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选择了向主管单位广州市宗教局请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