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关于排除犯罪事由,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题目分类:66题库
  • 题目类型:多选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关于排除犯罪事由,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即使避险行为保护的利益大于牺牲的利益,但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也可能成立避险过当
A.即使避险行为保护的利益大于牺牲的利益,但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也可能成立避险过当
B.经被害人承诺实施的诬告陷害行为有效,不成立诬告陷害罪;故经犯罪人同意,伪造不利证据、毁灭有利证据的,承诺同样有效,不成立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B.经被害人承诺实施的诬告陷害行为有效,不成立诬告陷害罪;故经犯罪人同意,伪造不利证据、毁灭有利证据的,承诺同样有效,不成立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C.只有当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损害的程度与不法侵害人可能造成的侵害程度相当的,才符合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条件
C.只有当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损害的程度与不法侵害人可能造成的侵害程度相当的,才符合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条件
D.将已经失去知觉的被害人从已经着火的汽车上救下来,但在救援过程中造成其轻伤的,即使被害人事后强调他宁愿死也不希望得到救援的,也要推定被害人的承诺有效

D.将已经失去知觉的被害人从已经着火的汽车上救下来,但在救援过程中造成其轻伤的,即使被害人事后强调他宁愿死也不希望得到救援的,也要推定被害人的承诺有效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张某犯甲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罚金5万。执行2年后,张某又犯丙罪,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张某在判决宣告

张某犯甲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罚金5万。执行2年后,张某又犯丙罪,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张某在判决宣告前还犯乙罪。经审理后,对乙罪判处10年有

查看答案

甲(74周岁)唆使乙(19周岁)、丙(15周岁)晚上去抢劫丁的财物。乙、丙在深夜爬进丁的住宅,见床上躺着一人,便认为是丁

甲(74周岁)唆使乙(19周岁)、丙(15周岁)晚上去抢劫丁的财物。乙、丙在深夜爬进丁的住宅,见床上躺着一人,便认为是丁,乙、丙制服对方后予以搜身,却一无所获。

查看答案

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引诱幼女卖淫后,又容留该幼女卖淫的,应认定为引诱、容留卖淫罪 B.既然对绑架他人后故意杀害他人的不实行数罪并罚,那么

查看答案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查看答案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