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张某犯甲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罚金5万。执行2年后,张某又犯丙罪,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张某在判决宣告

  • 题目分类:66题库
  • 题目类型:多选题
  • 查看权限:VIP
题目内容:
张某犯甲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罚金5万。执行2年后,张某又犯丙罪,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张某在判决宣告前还犯乙罪。经审理后,对乙罪判处10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4年、罚金6万;对丙罪判处15年有期徒刑,附加适用没收全部财产。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对甲、乙罪的并罚,法院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判处有期徒刑18年,已经执行的2年刑期,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
A.对甲、乙罪的并罚,法院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判处有期徒刑18年,已经执行的2年刑期,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
B.对丙罪的并罚,法院在16年以上20年以下判处有期徒刑20年,已经执行的2年刑期,不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
B.对丙罪的并罚,法院在16年以上20年以下判处有期徒刑20年,已经执行的2年刑期,不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
C.对张某附加刑的数罪并罚,应当适用没收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7年,并处罚金11万元
C.对张某附加刑的数罪并罚,应当适用没收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7年,并处罚金11万元
D.对于罚金和没收财产,应当分别执行,但法院没收全部财产后,由于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罚金就不再执行

D.对于罚金和没收财产,应当分别执行,但法院没收全部财产后,由于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罚金就不再执行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甲(74周岁)唆使乙(19周岁)、丙(15周岁)晚上去抢劫丁的财物。乙、丙在深夜爬进丁的住宅,见床上躺着一人,便认为是丁

甲(74周岁)唆使乙(19周岁)、丙(15周岁)晚上去抢劫丁的财物。乙、丙在深夜爬进丁的住宅,见床上躺着一人,便认为是丁,乙、丙制服对方后予以搜身,却一无所获。

查看答案

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引诱幼女卖淫后,又容留该幼女卖淫的,应认定为引诱、容留卖淫罪 B.既然对绑架他人后故意杀害他人的不实行数罪并罚,那么

查看答案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查看答案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

甲(15周岁)求乙(16周岁)为其抢夺作接应,乙同意。某夜,甲抢夺被害人的手提包(内有1万元现金),将包扔给乙,然后吸引被害人跑开。乙害怕坐牢,将包扔在草丛中,

查看答案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有以下观点: ①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有以下观点: ①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②罪刑法定既约束司法者,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