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的展开阶段进行评析(7分),并说明理由。(8分)【课题名称】《保卫黄河》。【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演唱《保卫黄河》。【主要目标】1. 能够准确构唱六度音程,运用二部轮唱形式演唱歌曲(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前略)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 学唱第一声部(1)完成六度音程的构唱,采用“搭桥”的方式构唱。1—3—5—6 → 1—6 3—5—7—ⅰ→ 3—ⅰ(2)识读乐谱:熟悉歌曲,进行旋律的音准训练。2. 分析作品(略)3. 学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的展开阶段进行评析(7分),并说明理由。(8分) 【课题名称】《保卫黄河》。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演唱《保卫黄河》。 【主要目标】 1. 能够准确构唱六度音程,运用二部轮唱形式演唱歌曲 (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前略) 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 学唱第一声部 (1)完成六度音程的构唱,采用“搭桥”的方式构唱。 1—3—5—6 → 1—6 3—5—7—ⅰ→ 3—ⅰ (2)识读乐谱:

查看答案

表现性评价是指教师为测试学习结果而创设与其应用情境相似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下列评价方式属于表现性评价的是( )

表现性评价是指教师为测试学习结果而创设与其应用情境相似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下列评价方式属于表现性评价的是( )A. 学生用口风琴吹奏学唱过的歌曲旋律 B. 教师用书面试卷测试音乐常识 C. 老师将本学期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做成评价表 D. 学生将基本资料、 音乐学习专长及心得做成个人档案

查看答案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课题名称】《音乐主题的写作》【教学对象】高二选修 “创作”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创作一段音乐主题【主要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两段音乐主题,学会音乐主题的写作。(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马赛曲》和《懂你》两首作品的A段主题,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聆听:A.歌词内容 B.旋律特点 C.节奏特点D.节拍特点 E.结构特点(2)通过讨论、分析乐谱,掌握进行曲、抒情歌曲两种体裁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 【课题名称】《音乐主题的写作》 【教学对象】高二选修 “创作”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创作一段音乐主题 【主要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两段音乐主题,学会音乐主题的写作。 (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阶段(略) 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欣赏《马赛曲》和《懂你》两首作品的A段主题,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聆听: A.歌词内容 B.旋律特点 C.节奏特点D.节拍特点 E.结构特点 (2)通过讨论、分析乐谱,掌握

查看答案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 基本理念, 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分), 并说明理由(8 分)。【课题名称】《中国古典舞》【教学对象】 选修“音乐与舞蹈” 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 学跳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主要目标】1. 学习《春江花月夜》 的基本舞蹈动作, 加深对中华典雅风格的感受和体验。(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 导入阶段(略)二、 展开阶段: 新课教学1. 老师示范与讲解:表演自创的古典舞《春江花月夜》 片段;示范和讲解男女古典舞手形和手位, 学生模仿;示范和讲解舞蹈动作,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 基本理念, 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分), 并说明理由(8 分)。 【课题名称】《中国古典舞》 【教学对象】 选修“音乐与舞蹈” 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 学跳古典舞《春江花月夜》 【主要目标】 1. 学习《春江花月夜》 的基本舞蹈动作, 加深对中华典雅风格的感受和体验。 (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一、 导入阶段(略) 二、 展开阶段: 新课教学 1. 老师示范与讲解: 表演自创的古典舞《春江花月夜》 片段; 示范和讲解男女古典舞手形和手位, 学生

查看答案

在学习《丰富多彩的进行曲》这一内容时,当听到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片段时,有学生回答说:“适宜在葬礼仪式时演奏。”老师问他:“为什么?”“因为这首乐曲的速度是缓慢的,而且,经常有从学校门口经过的灵车。那些人演奏的就是差不多的音乐。”“有的还很热闹。”有同学补充说。从学生的回答中传递出这些信息:学生对婚礼音乐与葬礼音乐还无法很好区别,还不理解音乐的适用场合。于是,教师让学生针对“进行曲音乐与人们的生活”“葬礼仪式上的音乐该怎么选”这两课题任选一个展开讨论。最后,学生们得出结论:不同的进行曲适宜在不同的场合演出

在学习《丰富多彩的进行曲》这一内容时,当听到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片段时,有学生回答说:“适宜在葬礼仪式时演奏。”老师问他:“为什么?”“因为这首乐曲的速度是缓慢的,而且,经常有从学校门口经过的灵车。那些人演奏的就是差不多的音乐。”“有的还很热闹。”有同学补充说。从学生的回答中传递出这些信息:学生对婚礼音乐与葬礼音乐还无法很好区别,还不理解音乐的适用场合。于是,教师让学生针对“进行曲音乐与人们的生活”“葬礼仪式上的音乐该怎么选”这两课题任选一个展开讨论。最后,学生们得出结论:不同的进行曲适宜在不同的场合演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