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阅读郑振铎《猫》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师:“我”为什么要去打第三只猫?生:因为小猫做错了事。师:再思考一下,有人

  • 题目分类:初中语文
  • 题目类型:单选题
  • 号外号外:注册会员即送体验阅读点!
题目内容:
阅读郑振铎《猫》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我”为什么要去打第三只猫?
生:因为小猫做错了事。
师:再思考一下,有人有不同意见吗?
生:因为“我”冤枉、误解了它,以为它做错了事。
师:是的。这样我们就知道,第三只猫是因为“我”的冤枉和误解而死的,所以相较前两只猫,第三只猫的死亡更让“我”难受。这样的结局很让人心碎。可大家仔细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冤案的出现呢?从文中找一找依据。
生:我觉得是偏见。第17段,因为猫总是“凝望”小鸟,所以,小鸟死了,本来就不怎么受欢迎的这只猫嫌疑最大。
师:非常好,我们看到,如果是前两只猫的话,作者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这样。“一定是它”说明“我”对第三只猫存在偏见,也正是由于“我”的偏见,才造成了这次冤案。如果想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我”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生:不要妄下定论,要经过思考;不要有偏见,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事物;要善待动物。
师:是的,我们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能心存偏见;要善待动物。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对人性的反思。文中所写的不只是一只猫,在生活中类似猫的人也很多。你在生活中曾经误解过别人或被别人误解过吗?谈谈感受。
(生谈经验感受)
师总结:学了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作者养猫的经历,了解了作者写文章的目的,也有了很多的收获。生活中我们要同情弱者,拒绝偏见。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找依据,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
B.教师应严厉批评回答错误的学生,避免学生再犯类似错误
C.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文章
D.教学片段在最后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社会联系,升华了主题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

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查看答案

设矩阵仅有两个不同的特征值,若A相似于对角矩阵,求a,b的值,并求可逆矩阵P,使P-1AP为对角矩阵.

设矩阵仅有两个不同的特征值,若A相似于对角矩阵,求a,b的值,并求可逆矩阵P,使P-1AP为对角矩阵.

查看答案

某企业为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产品,投入的固定成本为10000(万元),设该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x(件)和y

某企业为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产品,投入的固定成本为10000(万元),设该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x(件)和y(件),且这两种产品的边际成本分别为(2

查看答案

设A=(aij)为三阶矩阵,Aij为元素aij的代数余子式.若A的每行元素之和均为2,且|A|=3,则A11+A21+A

设A=(aij)为三阶矩阵,Aij为元素aij的代数余子式.若A的每行元素之和均为2,且|A|=3,则A11+A21+A31=______.

查看答案

设A,B为随机事件,且0<P(B)<1,则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

设A,B为随机事件,且0<P(B)<1,则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A.若P(A|B)=P(A),则P(A|)=P(A) A. B.若

查看答案